心脏房颤应该注意什么
心脏房颤患者需重点注意心率控制、抗凝治疗、诱因规避、症状监测和定期随访。房颤可能增加血栓栓塞风险,需综合管理生活方式与医疗干预。
1、心率控制
房颤患者需通过药物维持心室率稳定,常用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或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β受体阻滞剂。静息心率建议控制在60-100次/分,活动时不超过110次/分。定期心电图检查可评估心率控制效果,突发心悸或脉搏紊乱需及时就医。
2、抗凝治疗
华法林钠片或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可预防血栓形成,使用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同时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出现牙龈出血或皮下瘀斑应联系医生调整剂量。
3、诱因规避
限制酒精摄入每日不超过1标准杯,避免饮用浓茶或咖啡因饮料。保持情绪稳定,过度疲劳或精神紧张可能诱发房颤发作。冬季注意保暖,低温易导致血管收缩加重心脏负担。
4、症状监测
每日记录脉搏节律和血压变化,使用智能设备监测心电活动。如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或晕厥前兆,需立即急诊处理。夜间睡眠呼吸暂停可能加重房颤,建议进行多导睡眠监测。
5、定期随访
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和动态心电图,评估左心房大小和心室功能。消融术后患者需在1个月内复查,长期服用胺碘酮片者应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用药信息。
房颤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量食用深海鱼类补充ω-3脂肪酸。选择散步或游泳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避免举重等憋气动作。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可减轻夜间心悸,戒烟并控制体重指数在18.5-24之间。外出时携带速效救心丸应急,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基础疾病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