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突然心脏骤停的原因
突然心脏骤停的原因主要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等。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血液循环中断,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心肌缺血缺氧,可能引发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搏。患者通常有胸痛、胸闷等先兆症状,但也可能无明显征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控制病情。
2、心肌病
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类型,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心肌病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气促、乏力等症状,但也可能无明显不适。心肌病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心脏功能,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螺内酯片、地高辛片等药物。
3、严重心律失常
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可直接导致心脏骤停。心律失常可能由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药物等因素引起。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头晕、晕厥等症状。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可能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使用胺碘酮片、普罗帕酮片、美西律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4、电解质紊乱
严重的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低镁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可能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电解质紊乱常见于肾功能不全、腹泻、呕吐、利尿剂使用等情况。患者可能出现肌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纠正电解质紊乱需要静脉补充或限制相应电解质,使用氯化钾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等药物。
5、药物中毒
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类、抗心律失常药、三环类抗抑郁药等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心脏骤停。药物中毒可能引起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视觉异常等症状。药物中毒需要立即停用相关药物,使用相应的解毒剂,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预防心脏骤停需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心血管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性用药。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施救。心脏骤停发生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可显著提高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