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诊断和治疗中常见的误区
肝癌诊断和治疗中常见的误区包括过度依赖单一检查、忽视早期症状、盲目拒绝手术、偏信偏方替代正规治疗、术后忽视随访等。肝癌是肝脏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1、过度依赖单一检查
部分患者认为超声或甲胎蛋白检测正常即可排除肝癌。肝癌诊断需结合影像学、肿瘤标志物和病理检查综合判断。超声可能漏诊微小病灶,甲胎蛋白在部分肝癌中可不升高。增强CT或磁共振能提高检出率,必要时需进行肝穿刺活检确诊。
2、忽视早期症状
肝癌早期可能仅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易被误认为普通胃肠疾病。有乙肝、肝硬化病史者出现持续右上腹隐痛、体重下降时需警惕。定期筛查有助于发现亚临床期肝癌,此时治疗效果好于晚期。
3、盲目拒绝手术
部分患者因恐惧手术风险而选择保守治疗,但手术切除仍是早期肝癌根治的主要手段。目前腹腔镜肝切除等技术已显著降低创伤,符合指征者5年生存率可达一半以上。不能手术者可考虑消融、介入等局部治疗。
4、偏信偏方替代治疗
某些患者听信"以毒攻毒"等偏方,延误规范治疗时机。中药可作为辅助手段,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靶向药物如仑伐替尼胶囊、索拉非尼片等经临床试验证实能延长生存期,应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治疗方案。
5、术后忽视随访
肝癌治疗后5年内复发概率较高,定期复查甲胎蛋白和影像学检查至关重要。每3-6个月需复查增强CT或磁共振,监测新发病灶。同时应控制乙肝病毒复制,避免饮酒,保持规律作息以降低复发风险。
肝癌患者应建立科学认知,确诊后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治疗期间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避免腌制食品。根据体力状况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严格遵医嘱用药和复查,出现腹胀、黄疸等异常及时就医。家属需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