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什么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壁内膜撕裂后血液进入动脉中层形成夹层,并伴随血管壁扩张的危重疾病。
1、病理机制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发生与主动脉壁结构异常密切相关。高血压导致血管壁承受持续高压冲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壁脆性增加,马凡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可引起结缔组织缺陷。当内膜出现撕裂口时,血液在动脉压作用下冲入中层,将血管壁分离形成真假两腔,假腔持续扩张可能形成瘤样病变。典型症状包括突发撕裂样胸背痛、双侧血压差异及脏器缺血表现。
2、临床分型
根据Stanford分型可分为A型和B型。A型累及升主动脉,约占全部病例的三分之二,常需紧急手术干预。B型病变局限于降主动脉,多数可先采取药物控制。DeBakey分型则细化分为Ⅰ型(升主动脉延伸至降主动脉)、Ⅱ型(局限于升主动脉)和Ⅲ型(局限于降主动脉)。分型不同直接影响治疗方案选择与预后评估。
3、诊断方法
增强CT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内膜片、真假腔及分支血管受累情况,是确诊金标准。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升主动脉病变有较高敏感性,MRI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D-二聚体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但其阴性预测价值更高。诊断时需与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及急腹症等疾病进行鉴别。
4、治疗原则
A型患者需急诊行升主动脉置换术,必要时联合主动脉弓重建。B型患者可先采用静脉注射艾司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和心率,疼痛剧烈时可使用盐酸吗啡注射液镇痛。对于复杂型B型夹层,可考虑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术后需长期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压,定期随访影像学检查。
5、预后管理
未经治疗的急性A型夹层24小时死亡率超过50%,术后5年生存率约60%。患者需终身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建议每6-12个月复查CT,监测假腔血栓化情况和主动脉直径变化。出现新发疼痛、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应建立健康档案记录血压波动情况,日常饮食注意低盐低脂,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片增强血管弹性。避免提重物、屏气用力等增加胸腔压力的动作,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有氧运动。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出现疑似症状时立即平卧并呼叫急救。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