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瓣膜疾病介入治疗有哪些

2640次浏览

瓣膜疾病介入治疗主要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经导管三尖瓣修复术和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等方式。具体治疗方式需根据瓣膜病变类型、严重程度及患者身体状况综合评估。

1、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适用于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通过股动脉或心尖途径植入人工瓣膜。该技术创伤小,恢复快,适合高龄或手术高风险患者。术后可能出现传导阻滞、瓣周漏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

2、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

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主要用于二尖瓣反流患者,通过夹合器修复瓣叶。该技术可改善反流程度,但需严格筛选病例。术后需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估修复效果,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二次干预。

3、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

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适用于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或术后反流患者。该技术通过输送系统植入生物瓣膜,可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术后需长期随访评估瓣膜功能,儿童患者可能需再次干预。

4、经导管三尖瓣修复术

经导管三尖瓣修复术用于治疗三尖瓣反流,通过瓣环成形或瓣叶夹合技术。该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适应症相对有限。术后可能出现残余反流,需结合药物治疗改善右心功能。

5、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

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主要用于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和二尖瓣狭窄患者。通过球囊扩张改善瓣膜开放面积,但可能发生再狭窄。术后需定期评估瓣膜功能,部分患者最终仍需瓣膜置换。

瓣膜疾病介入治疗后需定期随访心脏超声,监测瓣膜功能和心脏结构变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及时就医,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每年需复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饮食宜清淡,限制钠盐摄入,保持适度活动量,戒烟限酒,维持理想体重。

相关推荐

耳软骨垫鼻尖会被吸收
耳软骨垫鼻尖后通常会有部分被吸收,但吸收程度因人而异。耳软骨垫鼻尖的吸收率主要与个体差异、手术技术、术后护理等因素有关。
皮肤里面长了个硬疙瘩怎么回事怎么办
皮肤里面长了个硬疙瘩可能与皮脂腺囊肿、脂肪瘤、纤维瘤、毛囊炎或淋巴结肿大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药物、手术等方式治疗。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吃白萝卜可以治疗鼻炎吗
吃白萝卜不能治疗鼻炎。白萝卜虽然含有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但无法替代药物对鼻炎的治疗作用。
婴儿头上出汗多是什么原因
婴儿头上出汗多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有关,常见原因有体温调节不完善、环境温度过高、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脊柱侧弯怎么矫正
脊柱侧弯可通过姿势调整、支具治疗、运动康复、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矫正。脊柱侧弯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姿势、神经肌肉疾病、骨骼发育异常、创伤等因素有关。1、姿势调整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有助于减轻脊柱侧弯程度。避免长时间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