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老人褥疮怎么治疗
卧床老人褥疮可通过定期翻身、伤口清创、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褥疮通常由局部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营养不良、皮肤潮湿、感染等原因引起。
1、定期翻身
每2小时协助老人更换体位一次,避免骨突部位持续受压。使用减压垫或气垫床分散压力,保持床单平整干燥。翻身时动作轻柔,避免拖拽摩擦皮肤。
2、伤口清创
对已形成的褥疮需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清除坏死组织。浅表溃疡可外用碘伏消毒,深部感染需由医护人员进行专业清创。清创后覆盖透气敷料,避免使用胶布直接粘贴皮肤。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创面愈合,莫匹罗星软膏控制细菌感染,银离子敷料预防创面感染。严重感染时需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或静脉注射抗生素。
4、物理治疗
采用红外线照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超声波治疗促进组织修复。对深达肌肉或骨质的褥疮,可配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速创面清洁。
5、手术治疗
对于大面积深度褥疮,需行皮瓣移植术或植皮术修复缺损。术前需控制感染并改善营养状态,术后严格保持术区清洁,避免再次受压。
护理卧床老人需加强营养支持,每日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擦拭后涂抹润肤乳。定期检查全身皮肤状况,早期发现红斑及时干预。建议使用电动护理床辅助翻身,减轻照护者负担。若出现发热、创面渗液增多等感染迹象,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