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后脑勺凸起来是怎么回事

2849次浏览

新生儿后脑勺凸起可能由生理性颅骨发育、产道挤压、头皮血肿、颅缝早闭或颅内压增高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

1、生理性颅骨发育

新生儿头骨尚未完全骨化,后囟门区域由结缔组织覆盖,部分婴儿可能出现轻微隆起。这种凸起通常柔软无压痛,随着囟门闭合约2-3个月会逐渐平坦。家长无须特殊处理,避免按压即可。

2、产道挤压

自然分娩时产道压力可能导致头骨暂时变形,形成局部凸起。多伴随头皮水肿,表现为皮肤发红、按压有凹陷,一般出生后24-48小时自行消退。可通过调整睡姿避免压迫,若持续不退需排除头皮血肿。

3、头皮血肿

分娩过程中骨膜下血管破裂会导致帽状腱膜下血肿,触摸有波动感,边界清晰。小血肿直径小于3厘米可自行吸收,大血肿可能需穿刺抽吸。需与颅内出血鉴别,若出现嗜睡、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4、颅缝早闭

矢状缝或人字缝过早闭合会导致代偿性颅骨隆起,表现为坚硬棱角状凸起,可能伴随头围异常增长。需通过头颅三维CT确诊,轻度者观察随访,严重者需在6-12月龄行颅骨重塑手术。

5、颅内压增高

脑积水、颅内出血等疾病会引起前囟膨隆伴后枕部凸起,多伴随喷射性呕吐、落日征等表现。需紧急进行头颅超声或MRI检查,确诊后可能需脑室引流或脱水治疗。

家长日常应注意观察凸起部位质地变化、是否伴随发热或精神异常,定期测量头围并记录生长曲线。哺乳时避免压迫后脑勺,选择仰卧位睡眠。若凸起持续增大、变硬或出现异常症状,需立即至儿科或神经外科就诊,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排除病理性因素。

相关推荐

鼻中隔偏曲的主要症状
鼻中隔偏曲的主要症状有鼻塞、头痛、鼻出血、嗅觉减退、反复鼻窦炎等。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曲,导致鼻腔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疾病。
新生儿手脚抽搐的原因
新生儿手脚抽搐可能由低钙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新生儿惊厥、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长小肉疙瘩是否与甲亢有关怎样治疗
长小肉疙瘩可能与甲亢有关,但多数情况下由其他原因引起。皮肤小肉疙瘩通常表现为皮肤纤维瘤、软纤维瘤或皮赘等,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
鼻甲肥大怎么治疗比较好
鼻甲肥大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鼻甲肥大可能与慢性鼻炎、过敏反应、鼻中隔偏曲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
脚丫痒脱皮怎么办
脚丫痒脱皮可通过保持足部清洁干燥、使用抗真菌药物、穿透气鞋袜、避免共用个人物品、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脚丫痒脱皮通常由真菌感染、皮肤干燥、接触性皮炎、湿疹、汗疱疹等原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