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尖周炎的症状与治疗
牙尖周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患牙咬合痛、持续性钝痛或跳痛,可能伴随牙龈肿胀、牙齿松动等症状。治疗方式主要有根管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咬合痛
牙尖周炎早期常见症状为咬合痛,患者在咀嚼食物时患牙出现明显疼痛,可能与牙髓坏死、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轻度咬合痛可通过避免患侧咀嚼、冷敷缓解;若疼痛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进行根管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甲硝唑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持续性钝痛
牙尖周炎进展期可能出现持续性钝痛,疼痛可放射至同侧头部或耳部,通常由根尖区炎症扩散导致。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同时配合超声波治疗促进炎症消退。若药物治疗无效,可能需通过根尖切除术清除病灶。
3、牙龈肿胀
根尖周脓肿形成时会出现牙龈肿胀,局部黏膜发红、触痛明显,严重时可形成瘘管排脓。急性期需切开引流并配合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胶囊、奥硝唑片等抗生素。日常可用生理盐水含漱帮助清洁口腔,但需避免挤压肿胀部位。
4、牙齿松动
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导致牙槽骨吸收,出现牙齿松动现象。轻度松动可通过牙周夹板固定,配合使用盐酸多西环素片控制感染;重度松动且无法保留的患牙需拔除后行种植修复。患者应避免用患牙咬硬物,定期进行牙周检查。
5、全身症状
急性化脓性牙尖周炎可能引发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提示感染扩散风险。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广谱抗生素,必要时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抗炎治疗。出现寒战、高热时应立即就医,防止发生颌面部间隙感染。
牙尖周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早晚刷牙,餐后使用牙线清洁牙间隙。避免吸烟、饮酒及过冷过热饮食刺激患牙。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龋齿或牙周病等诱发因素,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急性发作期间应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减少患牙机械刺激。若治疗后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肿胀加重,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