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是胰腺组织因胰酶异常激活导致的自身消化性坏死,属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类型,多由胆石症、酗酒、高脂血症等因素诱发。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核心病理改变是胰腺实质及周围脂肪组织坏死,伴随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早期表现为剧烈上腹痛向腰背部放射,伴随恶心呕吐和腹胀。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发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淀粉酶和脂肪酶显著升高,影像学检查显示胰腺组织坏死灶形成。该病易并发胰腺假性囊肿、感染性坏死、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问题。
胆道疾病如胆总管结石是最常见诱因,结石阻塞胰管导致胰液回流激活消化酶。长期酗酒可直接损伤胰腺细胞并改变胰液成分。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液黏稠度增加,微循环障碍诱发胰腺缺血坏死。其他少见原因包括创伤、药物毒性或遗传性胰腺炎。治疗需在重症监护下进行,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液体复苏、营养支持及必要时手术清创。
预防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需控制基础病因,胆结石患者应尽早处理胆道问题,高脂血症患者需通过饮食调整和药物将甘油三酯控制在安全范围,酗酒者必须戒酒。恢复期患者应采用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循序渐进增加蛋白质摄入。定期监测血糖和胰腺外分泌功能,出现持续腹痛或消化吸收不良时及时复查CT。康复阶段可进行温和的有氧运动改善血液循环,但须避免腹部受压动作。所有疑似胰腺炎发作的患者均应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