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幼儿急疹怎么办
孩子得了幼儿急疹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观察症状、保持皮肤清洁、就医治疗等方式处理。幼儿急疹通常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
1、物理降温
幼儿急疹发热期体温可能超过39摄氏度,可采用温水擦浴方式降温,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禁止使用酒精擦浴或冰敷等刺激性方法,避免引起寒战。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时建议优先采用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措施。
2、补充水分
发热会导致体液大量流失,家长需每2小时给孩子补充50-100毫升温水,也可适量给予口服补液盐溶液。母乳喂养婴儿应增加哺乳频次,避免出现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口唇干裂等表现。
3、观察症状
家长需每日记录发热次数、最高温度及持续时间,观察是否出现热性惊厥、持续呕吐等并发症。皮疹出现后应注意其分布范围是否超过躯干部位,是否伴随抓挠导致的皮肤破损等情况。
4、保持皮肤清洁
出疹期间使用37摄氏度温水每日沐浴,避免使用碱性沐浴露。穿着纯棉透气衣物,剪短指甲防止抓伤。皮疹消退后可能出现轻微脱屑,可涂抹婴儿专用润肤霜保持皮肤湿润。
5、就医治疗
若发热持续72小时未退或体温超过40摄氏度,出现拒食、嗜睡、抽搐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物,严重感染者需使用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等抗病毒治疗。
幼儿急疹恢复期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2次。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半流质食物,避免海鲜、鸡蛋等易致敏食物。皮疹消退后1周内避免接种疫苗,2周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精神状态,若出现异常哭闹、活动减少等情况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