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专家简析中医治疗心脏病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0-11-2056702次浏览

在各种治疗心脏病的方法中中医是比较传统的治疗心脏病的方法,对治疗心脏病的效果很好。那常见的中医治疗心脏病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常见的中医治疗心脏病的方法。

一般,常见的中医治疗心脏病的方法有:

1、心脏消耗的氧气全部来源于肺,肺出问题直接导致心脏病。中医认为“心肺同源”这是心肺同治的理论源泉。心脏本身耗氧占整个人体的20%左右,若肺部出现病变,最先缺氧的就是心脏。如果长期轻度缺氧,会使心肌收缩增强,心率加快引发冠心病,严重缺氧时血压、心率均下降,导致心肌坏死,心力主衰竭,甚至心脏骤停。

2、治疗心脏病,通过肺部“呼吸给药”速度最快,效果最好。早就有医学家提出,肺部给药是治疗心脏病的最好途径。血液经右心室压出,都会进入肺动脉送至肺泡,然后通过肺部呼吸,在肺部压力下进入心脏,如果此时通过呼吸使有效药物成份由鼻腔进入肺部,就会经由透析作用溶进血液,10秒左右到达左心房,被心肌细胞吸引,快速治疗心脏病,溶解冠状动脉上的粥样硬化斑块。可以说,通过呼吸学进行肺部给药治心脏,是快速消除症状,彻底治疗心脏病的一条捷径,像心脏病人身上常备救心盒,通过鼻子一闻达到救命的目的,就是典型呼吸给药方式。

以上就是关于常见的中医治疗心脏病的方法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此有所了解了。患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心脏病的方法,不能盲目选择。

相关推荐

02:53
为什么感觉肚子有心跳
平躺的时候感觉到肚子有心跳,这种情况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因素。过瘦的人经常感受到他的腹部在搏动,这是因为心脏收缩之后,动脉压传导到的腹主动脉,就会引起肚子搏动。如果出现一些疾病,例如动脉粥样硬化,就会引起腹部血管搏动明显,这时就要第一时间到心内科门诊就诊,进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风险因素的评估。如果出现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就容易引起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这时就要严格的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
03:04
心电图P波什么意思
心电图P波就是心电活动传导到心房时产生的波形。心脏的电活动是由心脏的窦房结的p细胞发出来的,p细胞发出电活动之后,首先就会传导到心脏的心房,在心房感知到电活动时候就会引起心房收缩,心房收缩的过程中,心房中的血液就会经过心脏的房室瓣而到达心脏的心室。在心房感知到电活动除极的过程中就会形成心电图的p波。如果p波消失,出现房颤心律,房扑心律,就要第一时间到心内科门诊就诊,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心脏病有积液怎么治疗
有积液的心脏病考虑为心包积液。应根据积液的多少及是否引起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来决定是否进行心包穿刺引流积液治疗。正常心包内仅有少量的润滑液,供心脏自如的收缩和舒张。当出现心包炎症时,大量渗出的积液蓄积在心包腔内导致心包积液。行心脏彩超检查来估测心包积液的量。如果是大量心包积液,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心包填塞的症状,需要尽快进行心包穿刺引流出积液。此外,在行冠脉介入治疗或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时术中有可能出现并发症,如急性心包填塞,即使积液量不多,但发病比较迅速,此时一旦发现心包积液,需要立即行心包穿刺引流治疗。轻中度的心包积液,无明显心包填塞症状时,可以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心包腔内积液的持续形成。
语音时长 01:42

2020-12-23

82740次收听

心脏病有危害吗
具体要根据是何种心脏疾病来分析。如果是先天性心脏病,且病变程度较单纯较轻,通过手术治疗后通常可以治愈,不会留有其他并发症及后遗症,患儿经治疗后能正常生长发育,正常学习和工作,疗效好。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经过治疗后也能较好的生活。老年人患有心脏疾病,需要密切随访。因为老年人基础疾病多,免疫功能较差,患有心脏病后容易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病情容易加重。进一步发展有导致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的风险。故老年人出现心脏病时应提高警惕。但大多数老年患者配合医生治疗后,能较好控制心脏疾病,有可能会导致活动耐力下降,但不会影响日常的生活。
语音时长 01:31

2020-12-23

92413次收听

心脏病做手术风险大吗
心脏手术一般为三级和四级手术。三级心脏手术多为心脏介入检查,如冠脉造影检查、经皮动脉球囊扩张术等。此类手术经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置入导丝至冠脉开口处,创伤小,但不是绝对没有风险,也存在穿刺口感染出血、血管损伤等风险。还有部分患者有对局麻药物过敏的风险。四级心脏手术如支架植入术、射频消融术、开胸直视心脏手术等。如果是外科开胸直视手术,风险较内科介入治疗手术风险大。外科开胸直视手术部分需要使心脏停跳,在心脏静止状态下进行手术,手术结束后再复跳心脏,有复跳不成功的风险。但目前随着手术方式的改进,心脏不停跳手术日渐成熟。
语音时长 01:31

2020-12-23

80085次收听

不吃饭心慌怎么回事
不吃饭或者是饿了,会感觉心慌,这是大多数正常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尤其是平时活动量大的,或者是从事体育劳动的人,他经常会出现有饥饿的感觉,这会引起心跳加快,引起心慌的感觉,就是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是由于发生了低血糖,这种情况大多数见于本身就有糖尿病的人,他可能服用了降糖药物以后,很容易发生低血糖的情况。这种就是如果由于饿了或者是没有吃饭,出现心慌,首先应该化验一下血糖,如果是低血糖,就要及时的补充糖分,这样就能很快的缓解症状。
语音时长 01:23

2020-09-18

58830次收听

左肩膀酸痛是心脏病吗
引发心绞痛的心脏病,会引起向左肩膀放射性疼痛,但并不是左肩酸痛就是心脏病引发,若肩周炎也会导致肩部的损伤和关节炎。
心脏造影是怎么回事
心脏造影是把造影剂注射到心腔内或冠状动脉内,或经过血液循环到达心肌内,显示心脏结构、血管是否通畅以及心肌存活程度等的检查方法,主要包含三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心室造影是介入检查以及心肌造影。一、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将一根很细的导丝,通过桡动脉或股动脉,经过主动脉进入冠状动脉口处,将造影剂打入冠状动脉血管里,在X线的照射下可以将沿血管流动造影剂显示在屏幕当中,判断血管有没有狭窄以及心脏形态;二、心室造影是介入检查,主要可看心室压力、功能以及形态。做心室造影,通过穿刺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成功后送入血管鞘,通过血管鞘内芯送造影导管到心室,先测量心室的压力曲线,可连接高压注射器,在放射线下面在不同角度,通过高压注射器打造影剂,使心室造影显影,测心室功能、运动形态,是不是运动协调、有无室间隔分流等;三、心肌造影是特殊造影剂,六氟化硫通过静脉注射循环进入心肌内,能显示存活心肌数量,判断心脏功能。
语音时长 01:37

2020-02-13

51277次收听

02:04
心律不齐吃什么
心律不齐患者首先饮食以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为主;其次需要多吃矿物质以及维生素高的食物;再者需要服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改善症状。心律不齐是临床常见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饮食和用药,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饮食以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为主;二、多吃富含矿物质、维生素蔬菜降低胆固醇,减轻心脏负荷;三、要尽量避免服用人参等影响心率药物,不随意服用所谓民间补药;四、心律不齐患者可以通过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或辨证服用心宝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改善症状。
心脏起搏器有哪些类型
心脏起搏器类型还是比较多的,比如非同步型、同步型、可调试起搏器、波抑制型起搏器,建议先了解心脏起搏器的类型,然后根据情况选择适合的类型。需要去医院做检查,医生会选择适合的类型,帮助改善病情,不可以自己擅自挑选类型。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效果如何
如今,心脏病影响着很多人,一旦心脏病发作,会对身体产生巨大的影响。而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对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可达到根治的效果,不影响正常的活动。对于心脏瓣膜病,球囊扩张介入治疗,只能改善症状。
02:03
心脏病怎么办
心脏疾病早期往往症状不典型,部分患者可能疏忽大意,未能及时地就诊,而另一部分患者则过度地夸大症状,增加了额外的心理负担,建议客观的正视心脏病,避免过度紧张与过度放松警惕。第一,心脏病有很多的诱发因素,具备危险因素的人,定期通过体检来了解身体的情况。第二,当出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等等可疑症状的时候,可以到心脏专科门诊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动态心电图,甚至冠状动脉CT等专科检查,明确是否为心脏疾病的表现。第三,确诊心脏疾病以后,根据不同种类以及不同的疾病状态,坚持服药治疗,部分患者还可能需要行心脏支架植入、冠状动脉搭桥等手术治疗。第四,保证良好的心态与生活习惯,定期到专科门诊复诊治疗。
01:46
心脏病能治好吗
心脏病多数患者在坚持治疗、定期随访的情况,状态能长时间稳定,不出现急性的喘憋、急性胸痛等症状,可称为临床治愈。对于先天性心脏、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先天发育异常导致的心脏病或心肌炎等急症,如果早期发现,给予合适的治疗,患者可以彻底的恢复,属于彻底根治。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脏病,都属于慢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逐渐发生,心脏的机能均在逐渐的减退,心脏疾病发生概率会逐渐增加,大部分心脏病属于不可彻底根治疾病,因此强调患者长期规律的服药治疗,同时定期随访复诊。
从衣食住行、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谈如何保护心脏
心脏,为人和脊椎动物循环系统中一个主要器官。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因此,保护好心脏特别重要。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做对心脏好呢?
过“喜”伤心,情绪波动大可能突发心脏病
在前面我已经说过,心藏神,主管人的思维、意识、神志等活动。相信大家听说过怒伤肝,在中医里,五脏还对应五种情感,心在志为喜,肝为怒,肾为恐,肺为忧,脾为思。也就是说这五种情感分别归五个脏腑来管,如果某种情感太过,会伤及所属的脏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