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晕上有小疙瘩怎么了
哺乳期乳晕上的小疙瘩可能是蒙氏结节,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与乳腺管堵塞、毛囊炎、湿疹或真菌感染有关。建议观察是否伴随红肿、疼痛或溢液等症状,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蒙氏结节
乳晕上的小凸起多为蒙氏结节,是乳晕腺的生理性增生,孕期和哺乳期因激素变化会更为明显。表现为无痛、对称分布的浅黄色或肤色小颗粒,无须特殊处理,哺乳结束后可能自行消退。
2、乳腺管堵塞
哺乳期乳汁淤积可能导致乳晕周围形成硬结,常伴随局部压痛或皮肤发红。可通过热敷、调整哺乳姿势或手法按摩疏通,若合并发热需警惕乳腺炎。
3、毛囊炎
乳晕毛囊因清洁不足或摩擦引发细菌感染时,会出现红色丘疹伴脓头。可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避免挤压以免感染扩散。
4、湿疹
过敏或汗液刺激可能引发乳晕湿疹,表现为密集小丘疹伴瘙痒。需保持局部干燥,减少化学洗剂接触,严重时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
5、真菌感染
念珠菌感染常见于潮湿环境,乳晕可能出现环形红斑和白色鳞屑。确诊后需使用克霉唑乳膏或硝酸咪康唑乳膏,哺乳前后注意清洁乳头。
哺乳期需选择透气棉质内衣并定期更换,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洁乳晕但避免过度擦洗。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增加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补充。若小疙瘩持续增大、破溃或伴随发热,应立即至乳腺外科或皮肤科就诊,避免自行用药影响哺乳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