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长了个肉疙瘩怎么办
牙龈长肉疙瘩可能与牙龈增生、根尖周脓肿、牙龈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口腔清洁、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
1、口腔清洁
牙龈长肉疙瘩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有关,牙菌斑和牙结石刺激牙龈组织可能导致局部增生或炎症。建议使用软毛牙刷每日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洁牙缝,必要时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抑制细菌繁殖。避免进食过硬或过烫食物刺激患处。
2、药物治疗
若肉疙瘩伴随红肿疼痛,可能是根尖周脓肿或牙龈炎引起。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局部可涂抹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或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消炎。
3、手术切除
持续增大的牙龈瘤或药物无效的增生性病变需手术干预。常见术式包括牙龈切除术和激光切除术,术后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创面。病理检查可明确肿块性质,排除恶性肿瘤可能。
4、病因排查
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等药物可能引起药物性牙龈增生,需调整用药方案。妊娠期激素变化也可能导致妊娠性牙龈瘤,产后多自行消退。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牙龈感染,需控制血糖水平。
5、定期复查
术后或药物治疗后需每3个月复查一次,观察牙龈恢复情况。矫正不良修复体或龋齿等局部刺激因素,避免复发。儿童出现牙龈增生需排查遗传性纤维瘤病等罕见病因。
日常应注意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C增强牙龈抵抗力,避免吸烟等刺激因素。出现牙龈出血、化脓或肿块快速增大时须及时就诊,孕期及青少年患者需特别注意口腔卫生维护。定期洗牙可有效预防牙周疾病引起的牙龈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