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和骨裂有什么区别吗
骨折和骨裂在医学上均属于骨组织连续性中断的损伤,但骨折通常指骨骼完全断裂或明显移位,而骨裂裂隙性骨折属于不完全骨折,仅表现为骨皮质部分断裂无移位。
骨折的损伤程度更严重,常见于高能量外伤如车祸、高处坠落等,表现为剧烈疼痛、明显畸形、异常活动及骨擦音,需通过X线或CT确诊。治疗上多数需要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或手术内固定,恢复周期较长。骨裂多由低能量损伤如扭伤、轻微撞击导致,症状较轻且无畸形,仅表现为局部压痛和轻度肿胀,影像学检查可见线性裂纹。通常采用支具或石膏固定保守治疗,愈合时间相对较短。
骨折可能伴随血管神经损伤、脂肪栓塞等严重并发症,需紧急处理。骨裂极少出现并发症,但若发生在承重骨如胫骨、脊柱等部位仍需严格制动。两者均需避免早期负重,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裂后需同步抗骨质疏松治疗。
无论是骨折还是骨裂,康复期均应保证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牛奶、鱼肉促进骨痂形成。固定期间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防止废用性萎缩,拆除固定装置后逐步开展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负重练习。避免吸烟、饮酒等影响骨骼愈合的不良习惯,若出现固定部位皮肤发紫、麻木或疼痛加剧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