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潜伏期症状
手足口病潜伏期通常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低热、食欲减退、乏力等非特异性表现。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潜伏期多为3-7天,发病后才会出现典型的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
潜伏期内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不适,如体温波动在37.3-38℃之间,伴有精神不振或进食量减少。这些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或疲劳,通常不会引起重视。此时病毒已在体内复制,具有传染性,需注意隔离防护。
极少数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在潜伏期末期出现咽喉红肿、口腔黏膜充血等前驱症状,但不会出现水疱或溃疡。这类情况多见于既往有免疫系统疾病或营养不良的儿童,家长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和皮肤状况。
手足口病潜伏期结束后会进入急性发作期,表现为口腔黏膜、手掌、足底出现疱疹。建议家长在疾病流行季节加强儿童手卫生,避免接触患病儿童。若发现孩子出现持续发热或异常皮疹,应及时到儿科或感染科就诊,确诊后需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