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毛囊炎呢
皮肤出现红肿、疼痛的小疙瘩可能是毛囊炎。毛囊炎主要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头皮、面部、背部等毛囊密集区域,表现为红色丘疹、脓疱或结痂,可能伴有瘙痒或压痛。
1、细菌性毛囊炎
细菌性毛囊炎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表现为毛囊周围红肿、疼痛的脓疱。轻微感染可通过局部消毒和保持皮肤清洁缓解,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外用药。避免挤压病灶,防止感染扩散。
2、真菌性毛囊炎
真菌性毛囊炎多由马拉色菌感染导致,常见于胸背部,呈现密集的红色丘疹或脓疱。可遵医嘱使用酮康唑洗剂清洗患处,或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保持皮肤干燥透气,避免穿着紧身衣物。
3、化学刺激诱发
频繁使用脱毛膏、染发剂或含酒精的护肤品可能导致毛囊化学性损伤,引发无菌性炎症。表现为局部红斑和灼热感,通常停用刺激产品后逐渐缓解。日常应选择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过度摩擦皮肤。
4、毛发内生导致
刮剃或拔毛后新生的毛发卷曲生长刺入皮肤,形成红色硬结伴疼痛。可用热敷促进毛发自然排出,严重时需专业医生用无菌针头挑出内生毛发。建议减少刮剃频率,使用电动剃须刀替代手动刮刀。
5、免疫低下相关
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易反复发生毛囊炎,可能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需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口服头孢呋辛酯片或盐酸特比萘芬片进行系统治疗。定期监测血糖,加强营养支持。
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出汗后及时清洗,避免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饮食上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若皮疹持续超过1周未缓解、面积扩大或伴随发热,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进行脓液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原体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