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症状及治疗有哪些
肝病症状主要包括乏力、食欲减退、黄疸、腹胀、肝区疼痛等,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饮食调理、生活方式干预、中医调理等。
1、乏力
乏力是肝病早期常见症状,可能与肝脏代谢功能下降有关。患者常感到体力不支、精神萎靡,轻微活动后即出现疲劳感。治疗需结合病因,病毒性肝炎可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抗病毒药物;酒精性肝病需严格戒酒并补充维生素B1片。
2、食欲减退
肝功能受损会影响消化酶分泌,导致厌油、恶心、早饱等症状。可尝试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馒头。若由胆汁淤积引起,医生可能开具熊去氧胆酸胶囊改善胆汁排泄,配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保护肝细胞。
3、黄疸
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提示胆红素代谢异常。急性肝炎所致黄疸可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减轻炎症,严重胆道梗阻需行ERCP取石术或胆管支架植入术。新生儿黄疸需蓝光治疗,成人黄疸持续加重应排查肝癌可能。
4、腹胀
多因门静脉高压导致腹水形成,或肝肿大压迫胃肠。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必要时医生会开具呋塞米片联合螺内酯片利尿。顽固性腹水需腹腔穿刺放液,严重门脉高压可考虑TIPS手术降低压力。
5、肝区疼痛
右上腹隐痛或钝痛常见于肝炎活动期、肝脓肿或肿瘤。B超可鉴别病因,细菌性肝脓肿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肝癌患者可能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曲马多缓释片,但须避免长期服用止痛药加重肝脏负担。
肝病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以高蛋白、适量碳水、低脂肪为原则,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豆腐等优质蛋白,限制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摄入。绝对禁酒,慎用保健品和中草药,所有药物使用前需咨询医生。每周进行3-5次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监测体重和腹围变化,定期复查肝功能、超声等检查。出现呕血、意识模糊等紧急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