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和心脏支架有什么区别
心脏起搏器和心脏支架的主要区别在于功能与适应症不同,前者用于调节异常心律,后者用于改善冠状动脉血流。
心脏起搏器通过电脉冲刺激心肌收缩,适用于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疾病。其核心组件包括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植入部位常选择锁骨下区域。术后需避免强磁场环境,定期监测电池寿命。心脏支架则通过机械支撑狭窄血管恢复血流,适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缺血性心脏病。支架分为金属裸支架和药物涂层支架,经导管介入放置于冠状动脉病变处。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
心脏起搏器对心电活动异常治标不治本,但能显著改善心悸、晕厥等症状。其并发症可能包括导线移位或囊袋感染。心脏支架能直接解决血管狭窄问题,但存在支架内再狭窄风险。两者植入均需局部麻醉,但支架手术时间通常更短。起搏器依赖患者需终身携带,而支架术后血管可能实现生物学修复。
选择治疗方式需根据具体病情评估。心律失常为主者优先考虑起搏器,冠状动脉狭窄超过70%则需支架干预。部分患者可能需联合治疗,如心肌梗死合并传导阻滞时。术后均需定期复查心电图或冠脉造影,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出现胸痛、电极移位或支架内血栓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