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是什么
1型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年龄分布及治疗方式。1型糖尿病多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常见于青少年;2型糖尿病主要与胰岛素抵抗和相对缺乏有关,多发于中老年群体。
1型糖尿病通常由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岛β细胞引起,起病急骤,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骤降,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患者常伴随酮症酸中毒风险,发病与遗传易感性及环境触发因素相关。2型糖尿病则与肥胖、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初期症状隐匿,可能出现疲劳、伤口愈合缓慢,可通过口服降糖药联合饮食运动控制,后期部分患者仍需胰岛素补充。两者并发症均包括视网膜病变、肾病和神经损伤,但2型糖尿病更易合并心血管疾病。
从病理生理看,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几乎完全被破坏,C肽水平极低;2型患者胰岛功能呈渐进性衰退,早期可能存在高胰岛素血症。诊断时1型糖尿病抗体检测如GAD抗体常呈阳性,而2型多伴随代谢综合征表现。妊娠糖尿病产后转归也不同,1型患者产后持续需要胰岛素,2型患者可能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恢复正常血糖。
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1型患者应掌握胰岛素剂量调整技巧,2型患者需重点控制体重和血脂。所有患者都应遵循低升糖指数饮食,保证膳食纤维摄入,避免精制碳水化合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配合抗阻训练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足部护理尤为关键,每日检查足部皮肤,穿着透气棉袜和合脚鞋具。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每3-6个月进行眼底和尿微量白蛋白筛查,建立多学科管理团队包括内分泌科医生、营养师和糖尿病教育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