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做穿刺是检查什么
肺部穿刺主要用于检查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包括肺癌、肺结核、肺部感染等疾病。通过穿刺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或微生物学检查,明确诊断。
肺部穿刺是一种通过细针或活检钳获取肺部病变组织的微创检查方法。该检查适用于胸部影像学发现肺部结节、肿块等异常阴影时,尤其当病变位置靠近胸壁或无法通过支气管镜到达时。穿刺前需进行CT或超声定位,确保精准取样。操作过程通常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患者需保持静止避免穿刺偏差。获取的组织样本可进行病理学检查鉴别良恶性肿瘤,或通过培养、PCR等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真菌等病原体。对于疑似肺癌患者,穿刺结果还能指导分子检测,为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肺部穿刺对弥漫性肺病变如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等也有诊断价值。当病变分布广泛且无法通过其他方式明确病因时,穿刺可获取具有代表性的肺组织。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出现的肺部阴影,穿刺能快速鉴别感染与非感染因素。某些特殊感染如肺隐球菌病、肺曲霉病等,需依赖穿刺标本的特殊染色或培养才能确诊。穿刺还可用于评估肺部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或药物性肺损伤。
肺部穿刺后需密切观察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术后2小时内禁止剧烈活动。患者应避免咳嗽、打喷嚏等增加胸腔压力的动作,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日常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3天内避免沐浴。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如鸡蛋羹、鱼肉等促进创面修复。术后1周内避免吸烟及接触粉尘刺激物,遵医嘱复查胸部影像学。对于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建议在穿刺后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