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感染有什么症状
伤口感染的症状主要包括红肿热痛、渗液流脓、发热乏力、淋巴结肿大、伤口延迟愈合等。伤口感染可能由细菌、病毒或真菌等病原体引起,需及时处理避免病情加重。
1、红肿热痛
伤口感染早期常出现局部发红、肿胀,触摸时有明显发热感,伴随持续性疼痛或搏动性跳痛。这些症状由病原体刺激免疫系统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可能伴随皮肤紧绷感。轻度感染可通过碘伏消毒处理,严重时需就医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分散片。
2、渗液流脓
感染伤口会渗出黄色、绿色或血性液体,后期形成浓稠脓液,可能带有异味。脓液由死亡的白细胞、细菌和组织碎片组成,提示需彻底清创。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控制感染,大量化脓需医生进行引流操作。
3、发热乏力
当感染扩散至全身时可能出现体温超过38℃、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这类情况常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需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等广谱抗生素,儿童可选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4、淋巴结肿大
感染灶附近淋巴结如腋窝、腹股沟处淋巴结可能肿大压痛,这是免疫系统激活的表现。若伴随皮肤红纹或淋巴结化脓,提示感染加重,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等药物治疗。
5、伤口延迟愈合
正常伤口3-5天开始愈合,感染伤口可能持续开裂、结痂脱落或形成黑色坏死组织。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这种情况,需控制血糖同时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后覆盖无菌敷料。避免抓挠或碰水,饮食中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有助于组织修复。如出现发热、脓液增多或伤口恶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专业清创和抗感染治疗,切勿自行使用抗生素。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需密切监测血糖,老年人应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