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会引起走路不稳吗
耳石症可能会引起走路不稳。耳石症是指耳石脱落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引发的眩晕疾病,典型表现为头部位置变动时出现短暂旋转性眩晕,部分患者可伴随平衡障碍。
耳石症患者出现走路不稳主要与耳石颗粒干扰前庭系统功能有关。当头部快速转动或体位改变时,脱落的耳石在半规管内移动,导致错误的平衡信号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引发步态失调。这种不稳感通常在眩晕发作期间明显,表现为行走时向一侧偏斜或需扶物支撑。部分患者因恐惧眩晕复发而主动减少活动,长期缺乏运动也可能加重平衡功能减退。
少数耳石症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前庭疾病或神经系统病变,此时走路不稳症状可能更持久或严重。例如合并前庭神经炎时,可能伴随持续数日的剧烈眩晕和显著平衡障碍。老年人或存在脑血管基础疾病者,耳石症诱发的不稳感可能更突出,甚至增加跌倒风险。
耳石症患者急性期应避免突然转头、弯腰等动作,行走时可使用拐杖辅助保持平衡;症状缓解后可通过前庭康复训练如Brandt-Daroff练习帮助耳石复位并改善平衡功能。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耳石代谢,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可减少眩晕发作。若反复出现走路不稳或伴随头痛、肢体无力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排除中枢性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