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严重会怎样
心肌缺血严重时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或心源性猝死,需立即就医干预。心肌缺血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
心肌缺血持续加重会导致心肌细胞缺氧坏死,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此时患者出现剧烈胸痛持续不缓解,伴随冷汗、恶心呕吐,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心肌酶谱异常升高。若不及时通过溶栓或介入手术恢复血流,坏死区域扩大可导致心力衰竭。
严重心肌缺血可能触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突发意识丧失、脉搏消失,需立即电除颤和心肺复苏。这类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即使抢救成功也可能遗留脑损伤。
长期慢性心肌缺血可进展为缺血性心肌病,心脏逐渐扩大并收缩功能减退。患者出现活动耐力持续下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表现,最终可能需心脏移植。
部分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表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但心电图仍显示明显ST段压低。这类隐匿性缺血同样存在猝死风险,常见于糖尿病患者或老年人,需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
严重心肌缺血还可能引发心源性休克,血压持续降低伴器官灌注不足。患者皮肤湿冷、尿量减少、意识模糊,需血管活性药物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维持循环,病死率较高。
心肌缺血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配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脂稳定斑块。日常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在达标范围。定期复查冠状动脉CT或造影评估血管情况,若出现胸痛持续15分钟不缓解应立即呼叫急救。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侧支循环,但运动强度需经心脏康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