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直肠腺癌
直肠腺癌是发生在直肠黏膜腺上皮的恶性肿瘤,属于结直肠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主要表现有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等。
1、发病原因
直肠腺癌可能与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遗传因素有关。林奇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慢性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可导致黏膜异型增生。部分患者存在直肠腺瘤恶变病史,直径超过10毫米的腺瘤癌变概率较高。环境因素如吸烟、酗酒也可能诱发基因突变。
2、典型症状
早期常表现为间歇性便血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血液多附着于粪便表面。随着肿瘤增大可出现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等直肠刺激症状。进展期患者可能出现大便变细、腹痛腹胀等肠梗阻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肿瘤转移至肝脏时可引起右上腹疼痛。
3、诊断方法
直肠指检可触及距肛缘7厘米以内的肿块。肠镜检查能直接观察肿瘤形态并取活检确诊。影像学检查包括盆腔MRI评估局部浸润深度,胸部CT排除肺转移,腹部增强CT检查肝转移情况。肿瘤标志物CEA可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和复发。
4、治疗手段
早期患者可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或经腹直肠前切除术。中晚期需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必要时配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转移性患者可采用FOLFOX或FOLFIRI方案化疗。靶向治疗药物包括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等。免疫治疗适用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患者。
5、预后管理
I期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90%,III期降至60%左右。术后需每3-6个月复查肠镜和肿瘤标志物。保持膳食纤维摄入量每日25-30克,限制红肉摄入。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帮助恢复肠道功能。造口护理患者需定期更换造口袋并注意周围皮肤保护。
确诊直肠腺癌后应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术后早期可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低渣饮食。康复期建议练习提肛运动改善肛门括约肌功能,定期进行盆底肌训练。出现排便困难、腹痛加重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复诊。长期随访中要关注肝肺等常见转移部位的检查。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肛管直肠癌直肠癌
- 2 直肠癌直肠癌如何手术
- 3 什么是直肠癌?
- 4 直肠癌怎么得的
- 5 直肠癌是怎样得的
- 6 什么是直肠癌
- 7 直肠癌是怎么引起的
- 8 直肠癌是怎么引起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