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骨髓增殖性肿瘤是癌吗

发布时间:2018-07-2049235次浏览

骨髓增殖性肿瘤是癌吗,WHO2008年修订的慢性髓性肿瘤中,明确将骨髓增殖性疾病(MPD)改为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一说肿瘤,听起来是有些吓人。

MPN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骨髓一系或多系(如粒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巨核细胞系统和肥大细胞)过度增殖为特征的疾病。
  WHO2008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包括九种疾病:(1)慢性髓性白血病(CML) BCR-ABL阳性; (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3)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4)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5)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6)慢性嗜酸细胞性白血病-没有另外分类(CEL,NOS);(7)高嗜酸细胞综合症;(8) 肥大细胞病(MC);(9)骨髓增殖性肿瘤,不能分型 (MPN,U)。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李冬云
  并且明确将JAK2基因突变作为PV、ET和PMF的一条诊断标准; ET诊断血小板计数降低为≥450×109/L。
  但一般MPN所指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各种疾病之间可互相转化或合并存在,由于患者血细胞过度增殖,可导致血液淤滞、粘稠度增加,成为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PV,ET的早期危险因素是血栓栓塞性疾病,主要是心肌梗死脑梗塞,其次是出血和间歇性跛行;晚期危险因素大多是骨髓纤维化所造成的严重贫血和心力衰竭、出血和反复感染而导致的死亡,部分患者最终转化为急性白血病。
  过去认为MPN是老年人才得,但现在已明显年轻化,在我这里就诊的患者二十多岁的不少,最小的仅11岁,且血小板曾达2000×109以上。
  早期可能无症状,有些患者出现了心肌梗塞、脑梗塞等血管疾病时,一查血常规才发现血象高;再翻看以前的体检报告,血象早就高了,只是没有不适就根本没管它。所以要定期体检查血常规,发现血细胞高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到三甲医院血液科就诊,系统做相关检查,并先除外继发性血细胞增多。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全身红细胞总量明显高于正常,俗称多血症,30%病人并发骨髓纤维化,最后引起骨髓衰竭,10%病人演变成急性白血病。由于循环中红细胞和血液粘稠度均增高,可引起头痛头晕,甚至发生出血和血栓。可有血压增高和脾肿大,外周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明显升高。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
  血小板显著增多,伴有出血或血栓形成。男女发病率为2∶1。8%病人发生骨髓纤维化,10%病人演变成急性白血病。脾脏可肿大,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持续增高,而血小板粘附、聚集和第3因子功能可减低。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PMF)
  骨髓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症,伴有髓外造血,主要在脾脏,也可在肝和淋巴结。病程可长达10年以上,有进行性明显肿大的脾脏,有时全腹均被脾脏占据;因髓外造血使外周血中出现幼稚红细胞、幼稚粒细胞及泪滴样红细胞;骨髓因纤维化而穿刺困难,常取不出骨髓即“干抽”,骨髓活检可确定诊断。死亡原因为骨髓衰竭或心脑血管疾病等,约10%~20%病人最终变成急性白血病。
  目前MPN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即没有根治或治愈的方法及手段,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控制疾病发展。希望:一是降低血栓并发症的危险,二是防止向骨髓纤维化和急性白血病进展。常用药物有:干扰素、羟基脲、沙利度胺、雄性激素等,但疗效往往不尽人意。
  中医认为MPN属于瘀血内阻。但造成血瘀的原因各异,有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痰瘀互阻等等,具体到每位患者需个体化辨证论治。
  配合中医药治疗MPN可以通过活血化瘀,改善全身症状,防止血栓形成,控制血象,减少西药用量,延缓骨髓纤维化进程,部分逆转纤维化程度,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药辨证论治、针对每位患者个体化治疗,针对性较强。并且中药可以口服,也可以静脉点滴,还有外治手段。

相关推荐

02:24
化疗一次比一次难受吗
随着化疗周期延长,化疗反应一次比一次重,这属于正常现象。化疗药通常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副作用,比如胃肠道会造成恶心、呕吐、厌食、食欲不振等;对于造血系统,化疗可能会造成骨髓系统抑制,如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等;也会造成肝肾功能的损伤,如转氨酶升高等。根据化疗药物不同,化疗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也不同。一般化疗是两周期,两周或者三周做一次。通常这些副作用在化疗结束以后会持续几天,到下一次化疗之前可能会减轻或者消失。一般在做第一次、第二次的时候化疗反应可能会比较轻,第三、第四,有的在第五、第六以后,化疗反应会逐渐一次比一次重,这就是化疗累积的毒副作用。
01:58
良性肿瘤边缘会有毛刺吗
良性肿瘤不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往往比较局限,形成一个局部的包块,表面是比较光滑的,境界也比较清楚,所以一般不会出现毛刺。如果是恶性肿瘤,由于肿瘤细胞具有浸润性生长,而且是无序生长,可以在肿瘤的边缘发现有毛刺征,比如临床上常见的肺肿瘤,就可以在X光片上、在肺片、胸片或者是肺CT的片子上,发现肿瘤的边缘有毛刺样的改变。在临床上往往根据肿瘤的边缘是否有毛刺,来区分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如果没有毛刺,多半都是良性肿瘤。如果有毛刺,多半都是恶性肿瘤。
02:40
放疗效果如何保障
放疗效果的保障包括要有先进的设备,影像技术,精准的定位以及操作的精确。一、装备的质量和功能要齐全,装备质量要保障,质控流程要规范。二、影像对于肿瘤的诊断要精确,放疗医生不只是放疗,还需诊断装备配合。三、靶区勾画要精确,剂量模式要创新。四、操作过程中,技术员每次都要图像验证,要保障治疗过程、剂量精准落实每次匹配到实际治疗中,肿瘤体积上。所以放疗的效果保障,需要团队的全体智慧,这样治疗的效果才能更好。
02:46
如何对待放疗的并发症
控制放疗的并发症,要学外科思维,大胆用剂量,通过内、外科系统处理把肿瘤控制好。放疗副作用虽小,但有的正常组织和肿瘤根本避不开,所以必须正确对待放疗的并发症。肿瘤治疗的最大并发症是肿瘤不能控制,肿瘤不能控制或复发或未控,会影响患者寿命,对待并发症要和外科大夫学习,外科开刀要内科帮忙,心脏、呼吸、急救,还有麻醉,都围绕外科。
未切净的肿瘤能不能放疗
当然未切净的肿瘤,应该要放疗。在常规放疗时代,放疗还在落后阶段,在二三十年前,放疗的主要作用是围绕手术来推进,放疗那个时代叫常规放疗,也叫辅助放疗。第一为手术切除难度大的肿瘤,做术前放疗让肿瘤缩小,然后外科再开刀。第二个就是手术以后,切不干净,再去擦屁股,再加补助,叫辅助性治疗,把没切干净的肿瘤,把它再放疗叫术后放疗,或者是术后放疗以后,虽然切了,周围容易复发,范围不够广,当然术后没有切干净的肿瘤,在几十年来就一直在做放疗,但是遗憾结果并不满意。既然手术切不干净,现在放疗进步这么快,为什么要去做手术。既然切不干净,首先病人要全面分析,要整体评估,是肿瘤大还是位置特殊,还是血管侵犯,如果已经预测切不干净,一开始就选择放疗,因为切不干净以后癌细胞就会跑,局部残留的病灶不清除,术后残留病灶,再放疗得不了疗效,还重蹈覆辙,增加了负担。所以一开始要评价,是不是该手术,如果手术不了,选择放疗是不是更好。
语音时长 01:37

2020-05-08

54518次收听

肺癌挂什么科室
肺癌是一个大病,可以挂影像科,呼吸科和放射科。从体检筛查来讲,是影像科,做低剂量CT,或基层医院做透视。从目前大多数治疗对手术的依赖和手术长期数据结果明确诊断,或怀疑有肺癌时,多半到胸外科。到了晚期更多是到肿瘤内科做药物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疗科在综合医院科的挂号偏少,有的医院还没有门诊的路径,但在肺癌的早中晚期过程中,放疗占据的比例极高,发挥的作用极大。一个最有效贯穿早中晚期的一个科叫放疗科,如果得了肺癌,不妨首先到放疗科去咨询。
语音时长 02:16

2020-05-08

53668次收听

放疗的时间有多长
放疗的时间根据肿瘤大小来规定,有3次完成,3天到30次,30次每周5次,6周甚至7周。放疗的时间是根据肿瘤的大小,肿瘤越小,治疗次数也少,疗效一高,投入比反而低。大多数肿瘤是分次,有3次完成,3天到30次,30次每周5次,6周甚至7周,那就是一个多月。肿瘤越大,肿瘤越晚,的周期就长,投入就多,反而产出比少。强调癌症的最好疗效是早期,放疗的优势是小、早、次数少、速度快,而且疗效高,生活质量影响小,花钱不多。次数决定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和病人身体状态。根据专家和医院选择的技术所具有的方法,也有差异。有的医院装备技术相对落后,定位方法达不到高度,要变成10次,甚至变成15次。次数越多,同样这个病,疗效就下降了,剂量效应降低,疗效降低。
语音时长 18:39

2020-05-08

54007次收听

放射治疗有没有禁忌症
任何手段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如果任何手段都能什么病都治,成了万金油,那就可能什么都治不好,所以放射治疗也有它最佳适应症,优先优选,像胃肠肿瘤,胃癌、大肠癌的结肠,像这种部位它是个肠道器官,一发现,刀子把肿瘤切掉,上下吻合,这种肿瘤就没有必要放疗,而且放疗的价值很低,治疗的效果很差。所以放疗主要是实质器官,当然体内的肠道器官还是少数,大多数都是实质器官,或者实质器官临近的部位都可以选择放疗。所以禁忌症一个是器官的问题,是腔道器官,这个放疗没有优势。第二四期也叫晚期,衰竭的不得了,像肺癌大量的胸水、胰腺癌整个满肚子都是腹水,还有全身广泛的转移,体质弱的不得了,就是放疗已经达不到治疗疗效,对病人增加负担,增加经济费用,这样的病人也没有意义。所以任何手段在选择病人上,都不是包罗万象,都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一个是部位胃肠,不适合放疗。第二病期太晚,广泛转移体制太弱,也不主张放疗,没有意义。
语音时长 01:48

2020-05-08

65100次收听

02:39
不能手术的肿瘤怎么办
不能手术的肿瘤要看什么情况,一、病人耐受不了手术,不能进行手术。二、肿瘤的位置,不能做手术。比如胆管、肝门部有一个小肿瘤,动手术就可能功能损伤,不能手术很多原因,但另一种就是肿瘤晚期,还有转移,手术意义不大。放疗的优势主要表现为:手术不能做的,化疗可以能做,而且无创伤、风险低、效果更好。不能手术的因素很多,但不能手术的患者,通过精准放疗的剂量提高,准确治疗的效果并不差,而且生活质量很好。所以放疗跟手术是两个并轨的局部优秀手段,手术治疗和化疗要进行选择。
哪些靶向药物能治疗肿瘤
一线、二线、三线以及后线、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以及淋巴瘤抗CD20抗体等靶向药物都可用于治疗肿瘤类病变。一、肺癌方面靶向药,针对基因方面的EGFR基因,已经有TKI一线、二线、三线以及后线,四线药物都已经研发出。包括ALK基因突变对于肺癌研发的靶向药物已经做得非常好,对临床上的诊治作用非常大;二、最早乳腺癌HER2基因。HER2基因是否是阳性,这种靶向药物已经很早的应用到临床。临床上术后是否采用传统化疗、靶向药治疗意义非常大;三、结直肠肿瘤如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类药物,也已经应用到临床方面;四、淋巴瘤抗CD20抗体,也属于靶向药物,也已经应用到临床。
语音时长 01:56

2020-03-18

62414次收听

中医免疫治疗的适应症
中医免疫疗法是利用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免疫疗法也可以说是利用人体的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的。主要与手术治疗配合,术前进行扶正治疗,术后进行补血补气,可以长期辅助治疗,帮助术后病人较快恢复,免疫治疗技术不仅局限于肿瘤的治疗,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也展示了其巨大的应用价值。
活检后为什么免疫组化
做了活检后,如果无法准确判断病变的性质时,可以进行免疫组化。这是病理活检的一种补充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恶性肿瘤,并对恶性肿瘤进行病理分型,确定转移灶,诊断软组织肿瘤;可以让病理报告更准确,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血沉高是怎么回事
一般情况下,血沉指的是红细胞沉降率,血沉高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反映免疫系统出现了问题。
神经源性肿瘤要紧吗
神经源性肿瘤是很常见的一种肿瘤,它一般情况生长在脊柱旁边的沟沟地带,也有一小部分的肿瘤是长在椎间孔里面。神经源性肿瘤一般是良性占多数,发病人群在儿童、青少年、中年比较多,它生长速度比较慢,平时没有明显的症状。
放射性坏死是什么
急性反应指的是从放疗中一直到放疗结束6周这段时间出现的反应。晚期反应则是放疗结束6周以后或更长时间出现的反应。与急性、早期反应呈现出的可逆性不同,晚期反应是不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