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型肾炎饮食要求
紫癜型肾炎患者需遵循低盐、优质蛋白、低嘌呤的饮食原则,避免辛辣刺激及易过敏食物。饮食调整主要有控制钠盐摄入、选择优质蛋白来源、限制高嘌呤食物、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避免过敏原等要点。
1、控制钠盐摄入
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钠盐过量可能加重水肿和高血压,建议使用限盐勺计量,烹饪时用醋、柠檬汁等替代部分盐分。合并肾功能不全时需进一步限制至2-3克。
2、优质蛋白选择
优先选用鸡蛋、牛奶、鱼肉等生物价高的优质蛋白,每日摄入量按0.8-1克/公斤体重计算。避免过量摄入增加肾脏负担,肾功能受损者需调整为0.6-0.8克/公斤。大豆蛋白需在医生指导下适量食用。
3、限制高嘌呤食物
减少动物内脏、浓肉汤、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每日嘌呤总量控制在150毫克以下。紫癜型肾炎可能伴随高尿酸血症,需通过饮食控制预防痛风发作。建议多用蒸煮方式加工食材,避免油炸和烧烤。
4、补充维生素膳食纤维
每日摄入300-500克新鲜蔬菜和200-350克水果,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K及水溶性膳食纤维。推荐苹果、白菜、冬瓜等低钾蔬果,肾功能异常者需根据血钾水平调整品种。粗粮占比不超过主食总量的1/3。
5、避免过敏原食物
严格规避已知过敏食物如海鲜、坚果、芒果等,慎食含有食品添加剂的加工食品。过敏性紫癜是本病的重要诱因,饮食中需记录食物日记以识别潜在致敏原。急性期建议采用米粥、面条等低敏主食过渡。
紫癜型肾炎患者应建立规律饮食习惯,每日分4-5餐少量进食,烹饪以清蒸、炖煮为主。合并水肿时需记录24小时出入量,限制每日饮水量为前日尿量加500毫升。定期监测尿蛋白、肾功能等指标,根据病情变化动态调整饮食方案,必要时配合临床营养师制定个体化食谱。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餐后漱口预防感染。
相关推荐
01:37
02:28
02:30
02:21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肾炎是怎样造成的肾炎是怎样造成
- 2 肾炎严重吗肾炎的危害
- 3 肾炎是怎么的?肾炎的形成原因?
- 4 肾炎是怎么引起的呢?
- 5 肾炎什么引起的
- 6 肾炎怎么引起的
- 7 肾炎是怎么引起的
- 8 肾炎是怎么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