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下降怎么回事
听力下降可能由耵聍栓塞、噪声性耳聋、突发性耳聋、中耳炎、老年性耳聋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除耵聍、佩戴助听器、药物治疗、鼓膜修补术、人工耳蜗植入等方式干预。
1、耵聍栓塞
外耳道耵聍积聚可能阻塞声波传导,表现为耳闷胀感及传导性听力下降。建议由医生使用耵聍钩或生理盐水冲洗清除,避免自行掏耳导致鼓膜损伤。若合并感染需配合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
2、噪声性耳聋
长期接触85分贝以上噪声可能导致毛细胞损伤,早期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伴耳鸣。需立即脱离噪声环境,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改善微循环,严重者需佩戴降噪助听器。
3、突发性耳聋
72小时内出现的感音神经性聋可能与内耳供血障碍有关,常伴眩晕耳鸣。急性期需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改善内耳微循环。
4、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可能导致鼓膜穿孔及听骨链破坏,表现为耳痛流脓和渐进性听力下降。急性期可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抗感染,慢性病变需行鼓室成形术修复传音结构。
5、老年性耳聋
年龄相关的毛细胞退化多表现为双侧对称性高频听力丧失。建议进行纯音测听评估,轻度者可选用瑞声达助听器,重度聋需考虑人工耳蜗植入。
日常应避免使用棉签过度清洁耳道,接触噪声时佩戴防护耳塞,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出现耳鸣眩晕等伴随症状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等检查。老年患者可定期进行听力筛查,早期干预有助于延缓听力退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