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癌症晚期小便困难怎么办

68865次浏览

癌症晚期小便困难可通过导尿术、药物治疗、膀胱造瘘术、神经阻滞术、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癌症晚期小便困难通常由肿瘤压迫尿道、神经损伤、膀胱功能障碍、药物副作用、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1、导尿术

导尿术是解决小便困难最直接的方法,适用于急性尿潴留患者。通过插入导尿管引流尿液,缓解膀胱压力。导尿分为留置导尿和间歇导尿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导尿时需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尿路感染。长期留置导尿管可能引起尿道损伤和感染,需要定期更换。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神经源性膀胱和前列腺癌患者。常用药物包括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甲磺酸多沙唑嗪片等。这些药物可以松弛膀胱颈和前列腺部尿道,改善排尿困难。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部分药物可能引起低血压等副作用。对于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导致排尿困难,可使用镇痛药物缓解症状。

3、膀胱造瘘术

膀胱造瘘术适用于长期排尿困难患者。通过在腹壁建立通道,直接将尿液引出体外。这种手术创伤小,能有效解决排尿问题,提高生活质量。术后需要定期更换造瘘管,保持造瘘口清洁。膀胱造瘘后可能出现尿路感染、造瘘口渗漏等并发症,需要专业护理。

4、神经阻滞术

神经阻滞术适用于因肿瘤压迫神经导致的排尿困难。通过阻断支配膀胱的神经,减轻膀胱痉挛和疼痛。常用药物包括利多卡因注射液、布比卡因注射液等局部麻醉药。神经阻滞需要专业医生操作,效果持续时间有限,可能需要重复治疗。治疗前需评估患者凝血功能和全身状况。

5、心理疏导

心理因素会加重排尿困难症状。癌症晚期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可能导致功能性排尿障碍。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放松,改善排尿功能。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理解和支持,创造轻松的排尿环境。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帮助,使用抗焦虑药物辅助治疗。

癌症晚期患者出现小便困难时,家属应协助记录排尿情况,包括排尿次数、尿量、伴随症状等,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尿路感染。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饮水量,白天适当增加,夜间减少。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翻身,预防压疮。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发热、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膀胱训练,帮助恢复排尿功能。给予患者充分关爱和支持,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推荐

儿童做CT检查易患癌
儿童接受CT检查存在一定辐射致癌风险,但常规医疗检查中的辐射剂量通常控制在安全范围内。CT检查致癌风险主要与辐射累积剂量、检查部位及儿童年龄相关,单次检查诱发癌症的实际概率极低。
肌肉癌早期症状
肌肉癌早期症状可能包括局部肿块、疼痛、活动受限、皮肤改变以及不明原因消瘦等。肌肉癌通常指软组织肉瘤,属于恶性肿瘤,早期发现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癌症血象指标
癌症患者的血象指标异常可能包括白细胞计数异常、红细胞计数异常、血小板计数异常、血红蛋白降低以及肿瘤标志物升高等。这些指标的变化可能与癌症本身、治疗副作用或并发症有关,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化疗期间发烧危险吗
化疗期间发烧可能是危险的信号,需立即就医排查感染风险。化疗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减少,此时发热往往提示可能存在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
癌症验血能不能检查出来
癌症验血要看什么情况,能不能检查出来。首先最近比较流行的基因的检查,就看身体有没有一些癌症的驱动基因,有没有基因的异常。如果有基因的异常,这个人一般情况下早晚会得癌症,是能检查出来的。但是并不是它是基因异常,现在体内已经存在癌症了,是没有的,还没有长出癌症。如果发现了基因异常了,到长出来到肉眼能够看得着的癌症的话,可能就需要5~10年的时间。另外通过采取看血中有没有漂浮的肿瘤细胞的片段的基因。因为肿瘤刚开始的时候,体内的肿瘤细胞不多的情况下,有些肿瘤细胞,被体内的免疫细胞杀死以后,细胞溶解,细胞的一些基因片段可能漂浮在血液当中,查这种的基因片段也能够找到肿瘤癌症。但是一旦发现基因碎片以后,增长到肉眼能见到的肿瘤,可能得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再就是采取查肿瘤的标记物,肿瘤标记物有的时候出现阳性,有的时候可能还会出现阴性。
语音时长 01:43

2021-07-09

79131次收听

CT辐射后会不会患癌
首先,CT是一种简称,全称是计算机控制下的X线断层扫描,简称就是CT。因此,CT就是一种X线检查,现在当然临床上也在用,只是现在用的相对比较少了。像以前用的X光,拍的X光片,或者是骨折以后拍的X光片和X线是一样的,这种射线如果长期的照射损伤身体,也会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CT的剂量一般控制的很少的,做一次CT,不管什么部位的CT,做一次CT一般情况下,或者是基本上是100%的可以讲是不会患癌的。如果长期的频繁的做CT,尤其是对于一些有家族史的,或者处于生长发育期的人,有可能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语音时长 01:34

2021-07-09

66341次收听

鼻孔痒就是不是癌症
首先,鼻孔痒一般就是鼻子的黏膜受到了某种因素的刺激,这种刺激就会引起鼻子发痒,出现打喷嚏、流鼻涕,这种情况多数见于一些过敏性疾病,像花粉症,像春天春暖花开的时候,或者是秋天的时候。总之,空气中出现花粉的时候,有些人对花粉过敏,就会出现鼻子痒、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总之,是一种过敏性的疾病,肿瘤,尤其是鼻咽部的肿瘤,会出现鼻塞,一般不会出现鼻子痒、打喷嚏、流鼻涕这种情况,一般这种情况是不会出现的。当然了,如果说过敏性鼻炎合并了肿瘤,这种情况也会出现鼻子痒、打喷嚏、流鼻涕,这是两种疾病同时存在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肿瘤本身引起来身体的免疫机能紊乱,也可能更容易出现过敏性的鼻炎。
语音时长 01:33

2021-07-09

85387次收听

打针有硬块会癌变吗
打针硬块跟癌症没有相关性,所以打针有硬块不会发生癌变。在打针的时候,进行局部肌肉注射之后,有时会出现硬结,这种硬结可能是由于药物吸收不良所导致,也有可能是由于注射的药物对肌肉组织产生刺激造成炎症所导致。患者可观察一段时间,如果是以上的情况所导致的硬块,可在一段时间后消失。患者不必太过于担心,硬块不会变成癌症,这两者没有相关性,癌是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癌变的部位往往会出现肿物、疼痛、出血、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症状,往往需要通过手术或放疗化疗等来治疗。
语音时长 01:50

2021-05-20

111061次收听

02:07
癌症病人发生水肿是什么原因
癌症病人发生水肿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癌症到了晚期,因为长期消耗身体的营养物质,就会造成低蛋白血症。一旦得了低白蛋白血症以后,病人就会出现水肿,在外边就会发现肢体的水肿,在里边就会有胸水和腹水。另一种情况,肿瘤生长体积增大,压迫了静脉的回流,也会出现局部的水肿。比如肺癌,肺癌如果持续性进展,压迫了上腔静脉回流的时候,就会出现脸肿、头部肿,这是因为压迫以后,影响了静脉的回流,出现局部的水肿,这种情况一般可能是病人中晚期的情况。
02:45
食管癌是化疗好还是放疗好
食管癌治疗的方案要根据病程的早、中、晚期,以及部位。如果是早期食管癌,腔镜下就可把局部粘膜切掉。到中期和局部晚期,如果是局部病变,患者吃东西困难,应选局部手段,先放疗让病灶缩小,使患者进食顺畅、营养加强。食管癌进行化疗疗效不太好,药物方案治疗结果效果不大,所以要优先控制局部肿瘤,根据肿瘤类型可与化疗联合,后续做巩固治疗。若是颈段和上段食管癌建议优先放疗,如果是中下段,要看阶段、身体条件。
如何治疗化疗病人脱发
脱发往往是女病人非常受困扰的一个问题。在化疗期间,因为应用的是细胞毒药物,而毛发是代谢比较旺盛的细胞类型,所以在化疗当中,往往损伤比较严重。目前来说,在化疗药物停止之后,毛发会重新再生长,不会造成这种不可逆的脱发。脱发如果使用冰帽,使毛细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在毛发细胞的生长细胞当中的分布,也可以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患者也可以自己做相应心理上的调适,为了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做一些相应的护理,都能够顺利渡过。而且脱发是一个可逆性的过程,在化疗结束后头发都能够再重新生长出来。
语音时长 01:22

2020-05-29

60658次收听

01:59
放疗破皮怎么办
当皮肤出现了损伤,一方面要避免对皮肤进行进一步破坏,比如说洗澡时不要用毛巾使劲去揉擦,不能有过多磨损,尽量保护这部分皮肤的干燥和清洁。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一些专业药物,防止破溃损伤。如果皮肤已经出现破溃,一定要避免感染,及时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换药和处理。放疗破皮一般常见于乳腺癌术后的放疗所引起的皮肤损伤,该损伤往往是放疗之后的相应副作用。损伤程度有轻重之分,医学上,轻度损失只是发红、痛痒。重度损伤会出现破溃。
突然消瘦是什么癌症
人人都渴望自己的身材能够苗条一些,但如果突然消瘦,很有可能是患了严重的疾病,甚至是癌症。一般来说,肝癌、胃癌、大肠癌、胰腺癌等癌症是比较容易引发身体突然消瘦的,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06:44
为什么说放射手术更适合老年肿瘤患者
放射治疗是能量聚焦,是一种核辐射的放射线聚焦的过程,治疗的能量聚焦到病灶部位的时候可摧毁体内的癌细胞。放射治疗不开刀、不出血、无痛苦,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保持清醒,甚至可以饮食,因此没有任何痛苦;而且治疗误差小,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几乎无损伤,避免了开刀可能带来的出血风险;另外,放射治疗针对性强,局部治疗效果好,摧毁力度强,患者的身体其他部位不受影响,所以其对老年病人和身体体弱,有内科疾病的病人而言优势更大。
02:56
国内放疗的规模
国内的放疗水平、放疗规模、放疗流程的精细化、放疗设备的数量等,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主要差距体现在:一、设备的数量差距较大,且放疗过程的质控、保障的流程精细化程度不高;二、患者的随访完成较差,大数据的收集不够严谨、完整、规范,不能形成完善的数据库;三、科研能力、临床科研能力的投入,与发达国家差距最为明显。所以,在临床科研的投入、流程的质控保障、全程管控要求的规范,包括每台机器需要的人数、物理师、剂师等一些严格的配置达不到美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