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管状腺瘤

70172次浏览

管状腺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胃肠道的黏膜上皮组织,由排列规则的腺管结构构成,属于腺瘤性息肉的一种病理类型。管状腺瘤通常生长缓慢,恶变概率较低,但长期存在可能发展为腺癌

1、病理特征

管状腺瘤的腺体结构呈现细长管状排列,细胞核位于基底,核分裂象少见。显微镜下可见腺体被覆单层或假复层柱状上皮,细胞分化良好。与绒毛状腺瘤相比,其绒毛成分占比不超过25%,这是病理诊断的关键标准。免疫组化检查通常显示CK20阳性、CDX2阳性等肠上皮特征。

2、好发部位

结肠和直肠是管状腺瘤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尤其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区。胃部管状腺瘤多出现在胃窦部,少数可发生于小肠。在内镜检查中,病灶多表现为广基或带蒂的黏膜隆起,表面光滑或呈分叶状,直径多在5-20毫米之间,色泽常与周围黏膜相近或稍红。

3、临床表现

多数小型管状腺瘤无明显症状,常在肠镜检查时偶然发现。较大病灶可能引起便血、黏液便、里急后重等排便习惯改变。胃部管状腺瘤可能出现上腹隐痛、饱胀感。极少数情况下,巨大腺瘤可能导致肠套叠或肠梗阻等机械性并发症

4、诊断方法

内镜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通过白光内镜、染色内镜或放大内镜观察病变形态。活检病理可明确腺瘤性质及异型增生程度。超声内镜有助于判断浸润深度,CT或MRI用于评估较大病灶的周围侵犯情况。粪便潜血试验可作为筛查手段,但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

5、治疗原则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治疗管状腺瘤的首选方法,包括圈套器冷切除、热活检钳摘除等。直径超过10毫米的病灶建议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于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例,需确保完整切除并密切随访。术后建议每1-3年复查肠镜,监测复发情况。

发现管状腺瘤后应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抗氧化营养素摄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期便秘。术后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有无腹痛、便血等异常。存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病史者,建议直系亲属进行遗传咨询和结肠镜筛查。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处理新发病灶。

相关推荐

大肠腺瘤是怎么回事
大肠腺瘤并不是大肠癌,所以在治疗上还有很多的方法可以选择,康复的希望也比较大。另外,应该要知道遗传因素是导致这个问题的关键性原因,还有就是存在慢性炎症的情况下也容易诱发这个问题。此外,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也很容易导致这个问题。
管状腺瘤伴上皮轻度异型增生
管状腺瘤伴上皮轻度异型增生,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如果是良性增生,可以口服补脾益肠丸,呋喃唑酮片,莨菪片等进行治疗,注意温热饮食,控制辛辣食物,避免腹部受凉。
肠腺瘤是癌吗
其实体内存在肠腺瘤的癌细胞是有的,但是这个癌细胞不会轻易的出现恶化,只有患者再不注意自己身体的状况之下,导致自己的抵抗力逐渐的降低,而后期病情逐渐加重置的癌细胞就会逐渐的侵害体内的其他组织器官。
肠腺瘤治疗方法
腹腔镜手术:一般适应于小肠良性肿瘤或早期恶性肿瘤病人。晚期恶性肿瘤或粘连明显者不适应于此类手术。可以通过腹腔镜将病变的肠段从扩大的穿刺孔拉到腹壁外行小肠切除吻合术,手术完成后将小肠放人腹腔内。技术成熟及设备条件良好的医疗单位可直接在腹腔内行腹腔镜手术。
管状腺瘤手术后饮食
肿瘤类的患者很多,而这个疾病对患者的身体也会有非常大的危害,要想得到有效的治疗,建议患者使用手术的方法。为了有更好的效果出现,建议大家在术后注意饮食,如此一来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复发,当然前几天的时候建议大家吃容易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