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化脓后如何护理
卡介苗化脓后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抓挠、观察脓液情况、避免使用刺激性物品、及时就医等方式护理。卡介苗接种后局部化脓是正常免疫反应,通常由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引起。
1、保持清洁干燥
接种部位化脓后需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清洗后使用无菌纱布轻轻蘸干水分。避免使用肥皂、酒精等刺激性清洁产品。保持局部透气,可选择宽松衣物覆盖,防止摩擦导致二次感染。清洗时动作需轻柔,不可用力擦拭或挤压脓疱。
2、避免抓挠
化脓部位可能伴随瘙痒感,需避免用手抓挠或触碰。婴幼儿接种后家长应修剪孩子指甲,必要时可佩戴棉质手套。抓挠可能导致继发感染或疤痕形成,影响疫苗效果。若瘙痒明显,可用干净棉签轻轻按压周围皮肤缓解。
3、观察脓液
正常化脓反应表现为局部出现白色小脓疱,随后破溃形成浅表溃疡,最后结痂愈合。家长需每日观察脓液颜色、气味及周围皮肤状况。若出现脓液发黄发绿、异味、周围皮肤红肿热痛或伴有发热等症状,可能提示继发感染。
4、避免刺激
化脓期间禁止使用创可贴封闭伤口,避免涂抹药膏、爽身粉等物品。洗澡时避免长时间浸泡接种部位,不可用毛巾用力擦拭。局部无须特殊消毒处理,常规清水清洁即可。若使用尿布的婴幼儿,需频繁更换保持会阴区干燥。
5、及时就医
若化脓范围超过1厘米、持续渗液超过12周不愈合或伴随腋下淋巴结肿大,需及时就诊儿科或预防接种门诊。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严重感染者需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药物。禁止自行挑破脓疱或使用偏方处理。
卡介苗接种后2-3个月为正常反应期,期间建议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避免剧烈运动摩擦接种部位。饮食上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羹、鱼肉泥等促进组织修复。接种后3个月内避免进行结核菌素试验,防止假阳性结果。家长应记录化脓变化过程,定期随访接种门诊评估愈合情况。若出现38.5℃以上高热或接种侧腋下淋巴结直径超过1厘米,须立即就医排除疫苗相关并发症。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预防接种注意事项有哪些
- 2 能不能预防接种
- 3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包括哪些
- 4 办预防接种证需要什么
- 5 预防接种证丢了怎么办
- 6 什么是小孩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 7 如何减少预防接种偶合症
- 8 儿童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