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因扁桃体炎引起发热咳嗽
儿童因扁桃体炎引起的发热咳嗽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对症处理、饮食调整、物理降温、环境管理等方式缓解。扁桃体炎可能与环境刺激、免疫力低下、病原体感染、邻近器官炎症扩散、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常伴随咽痛、吞咽困难、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1、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扁桃体炎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罗红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病毒性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可配合使用利巴韦林颗粒或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用药期间需观察体温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2、对症处理
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退热。咳嗽剧烈时可用氨溴特罗口服溶液缓解症状。家长需记录发热间隔时间与最高温度,避免重复使用退热药。
3、饮食调整
选择温凉的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辛辣刺激。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蜂蜜水保持咽喉湿润。适当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增强免疫力,但需控制每日摄入量。
4、物理降温
用32-34℃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忌用酒精擦浴。退热贴可辅助降低额头温度。保持室温20-24℃,湿度50%-60%,每2小时开窗通风。
5、环境管理
避免接触二手烟、粉尘等刺激物。使用加湿器时每日更换水源,防止微生物滋生。患儿餐具需煮沸消毒,与其他儿童保持适当隔离。
日常应注意加强儿童体质锻炼,保证充足睡眠,流感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需考虑腺样体肥大等潜在问题,建议每半年进行耳鼻喉专科检查。急性期应卧床休息至体温正常24小时以上,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若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热不退、皮疹等表现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