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有哪些

2813次浏览

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主要有耳痛、耳道流脓、听力下降、耳鸣发热。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化脓性炎症,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类型。

1、耳痛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早期表现为剧烈耳痛,呈搏动性跳痛,可放射至同侧头部或牙齿。儿童常因疼痛哭闹不安,可能伴随抓耳动作。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时也可出现耳痛,但程度较轻。耳痛可能与鼓膜充血、中耳腔压力增高有关,需避免自行掏耳或热敷,建议及时就医。

2、耳道流脓

鼓膜穿孔后会出现黄色或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初期脓液较稠厚,可能带血丝,后期逐渐变稀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反复流脓,脓液可能有臭味。流脓期间需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污水进入,可使用无菌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但不可深入耳道内部。

3、听力下降

由于脓液积聚及鼓膜穿孔导致声音传导障碍,患者可能出现传导性听力减退,表现为听声音模糊或需要提高音量。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长期未治疗可能引起听骨链破坏,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听力下降程度与病情严重性相关,建议通过纯音测听评估听力损失情况。

4、耳鸣

部分患者伴随低调耳鸣,如嗡嗡声或流水声,可能与中耳积液、炎症刺激有关。耳鸣通常在急性期较明显,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可能持续存在。耳鸣可能影响睡眠质量,需避免噪音刺激,必要时可通过掩蔽疗法缓解症状。

5、发热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伴38-39℃发热,儿童可能出现高热惊厥。发热由细菌毒素及炎症反应引起,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时也可能出现低热。发热期间需多饮水,物理降温无效或体温超过38.5℃时需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

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或潜水,防止炎症加重。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需定期复查耳内镜与听力检查,警惕胆脂瘤型中耳炎等并发症。若出现剧烈头痛、眩晕或面瘫等症状,提示可能出现颅内并发症,须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肛裂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肛裂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排便时肛门疼痛、便血、肛门瘙痒等,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温水坐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可能与便秘、腹泻、感染等因素有关。
腱鞘炎是怎么治疗的
腱鞘炎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封闭注射、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腱鞘炎通常由过度劳损、外伤感染、风湿疾病、解剖异常、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血糖偏低怎么治疗
血糖偏低可通过调整饮食、规律监测、药物治疗、静脉输注葡萄糖、病因治疗等方式干预。低血糖可能由药物过量、胰岛素瘤、肝肾功能异常、内分泌疾病、长期饥饿等因素引起。
肺门淋巴结肿大怎么办
肺门淋巴结肿大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抗结核治疗、化疗、手术切除、定期复查等方式处理。肺门淋巴结肿大通常由感染、结核、肿瘤转移、结节病、淋巴瘤等原因引起。
现在打流感疫苗有用吗
现在接种流感疫苗仍然有用,流感疫苗通常在接种后2-4周产生抗体,可以预防流感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