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心脏起搏器后应注意什么
安装心脏起搏器后需注意避免强磁场干扰、定期复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调整运动强度及随身携带起搏器识别卡。
1、避免强磁场干扰
心脏起搏器可能受到电磁场干扰,需远离核磁共振设备、高压电线、大型电机等强磁场环境。家用电器如微波炉、电热毯需保持安全距离,手机建议使用对侧耳朵接听。部分安检设备可能影响起搏器功能,应提前向工作人员出示识别卡。
2、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进行起搏器功能检测,之后每6-12个月复查一次。通过程控仪检测电池电量、导线功能及心率调整参数。若出现心悸、头晕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
3、观察伤口愈合
术后7天内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抓挠或碰撞植入部位。如发现红肿、渗液、发热等感染迹象,应及时联系医生。起搏器囊袋处出现持续疼痛或皮肤破溃需紧急处理。
4、调整运动强度
避免上肢剧烈运动如举重、游泳等1-2个月,防止电极移位。日常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活动,运动时心率不超过医生建议范围。避免接触性运动如足球、篮球等可能撞击胸部的项目。
5、携带识别卡
起搏器识别卡需随身携带,注明型号、植入日期及医生联系方式。乘机安检时出示卡片可避免设备受干扰,紧急情况下有助于医护人员快速获取医疗信息。建议同时在手机中保存电子版信息。
日常饮食应保持低盐低脂,适量补充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深绿色蔬菜,避免过量饮酒。睡眠时建议采用右侧卧位减轻起搏器压迫感,避免使用过紧衣物摩擦植入部位。外出时可穿着宽松衣物遮挡伤口,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防寒。保持情绪稳定,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缓解焦虑,家属应了解基本急救知识以备突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