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猝死是什么病
心脏猝死是指心脏原因导致的突发性死亡,通常在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发生,属于心血管疾病的终末事件。
1、发病机制
心脏猝死主要由恶性心律失常引起,包括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等。这些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突然丧失,全身器官供血中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理基础,心肌缺血缺氧可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
2、高危因素
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是主要危险因素。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也可能导致猝死。其他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
3、前驱症状
部分患者在猝死前数天至数周可能出现胸闷、心悸、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但多数情况下猝死发生突然,之前无明显征兆。心绞痛加重、新发心律失常可能是预警信号。
4、抢救措施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是抢救关键。胸外按压可维持重要器官血流,AED除颤能终止恶性心律失常。抢救成功率和时间密切相关,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10%。
5、预防策略
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高危患者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定期体检,筛查心律失常,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等诱因。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心脏猝死,建议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度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遵医嘱规范治疗基础心脏病。学习心肺复苏技能,了解公共场所AED位置,提高急救意识。出现不明原因胸闷、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