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骨增生是缺钙吗
牙槽骨增生通常不是缺钙引起的。牙槽骨增生可能与局部刺激、慢性炎症、遗传因素、创伤修复、异常骨代谢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局部刺激
长期佩戴不合适的义齿或牙齿排列不齐可能导致牙槽骨局部受力异常,刺激骨质增生。临床表现为牙龈肿胀、咬合不适。需通过调磨义齿或正畸治疗解除刺激源。
2、慢性炎症
牙周炎长期未控制时,炎症因子持续刺激可引发代偿性骨质增生。常伴随牙龈出血、牙齿松动。需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必要时配合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
3、遗传因素
部分家族性颌骨发育异常患者存在基因变异,导致牙槽骨过度生长。表现为对称性骨隆起,多无疼痛。可通过颌骨整形术改善外观。
4、创伤修复
拔牙或颌骨外伤后,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骨痂形成。可见局部硬结,按压无痛感。多数无需处理,严重者需手术修整。
5、异常骨代谢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导致钙磷代谢紊乱时,可能继发牙槽骨密度增高。需排查血清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确诊后治疗原发病。
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牙槽骨增生区域,避免进食过硬食物造成机械刺激。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骨质异常变化,对于持续进展的牙槽骨增生或伴随疼痛、溃疡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口腔颌面外科就诊,通过X线或CT检查评估骨质改变程度,必要时进行病理活检排除肿瘤性病变。补钙对牙槽骨增生的改善作用有限,不建议盲目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