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折应如何治疗
颈椎骨折可通过颈部固定、药物治疗、牵引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颈椎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肿瘤转移、先天性骨骼异常、暴力撞击等原因引起。
1、颈部固定
颈椎骨折后需立即使用颈托或支具固定颈部,避免骨折移位造成脊髓损伤。硬质颈托能限制颈部活动,适用于稳定性骨折。固定期间需定期检查皮肤受压情况,防止压疮。患者应保持平卧位,避免突然转动头部。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镇痛药如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若伴有脊髓水肿可使用甘露醇注射液脱水治疗。骨质疏松患者需补充碳酸钙D3片和阿仑膦酸钠片。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3、牵引治疗
对于移位明显的骨折可采用颅骨牵引,通过重量逐渐复位骨折部位。牵引重量通常从2-3公斤开始,根据X线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期间需观察牵引装置是否松动,检查四肢感觉运动功能。牵引时间一般为3-6周,需预防坠积性肺炎和深静脉血栓。
4、手术治疗
严重移位或不稳定骨折需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或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手术能解除脊髓压迫,重建颈椎稳定性。术后需佩戴颈托8-12周,定期复查植骨融合情况。术中可能使用钛网 Cage 或自体髂骨进行椎间融合。
5、康复训练
骨折稳定后开始渐进式康复,早期进行四肢关节被动活动,后期增加颈肩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可配合超短波、超声波等物理治疗促进愈合。康复期间避免低头、突然转头等动作,睡眠时使用颈椎专用枕保持生理曲度。
颈椎骨折患者需长期保持正确姿势,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饮食应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如牛奶、鱼类、绿叶蔬菜。定期复查颈椎X线或CT评估愈合情况,如出现肢体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康复期可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增强颈部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