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毛细支气管炎怎么治疗
婴儿毛细支气管炎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治疗、雾化吸入、药物治疗、静脉补液等方式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婴儿毛细支气管炎可能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家长需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后,用吸鼻器轻柔吸出。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有助于稀释痰液。避免让婴儿平躺,可适当抬高头部,减少呼吸道阻力。若婴儿出现呼吸急促或口唇发绀,应立即就医。
2、吸氧治疗
当婴儿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进行吸氧治疗,通常采用鼻导管或头罩给氧,氧浓度控制在30%-40%。吸氧期间需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导致氧中毒。家长需观察婴儿呼吸频率是否恢复正常,若出现烦躁不安或嗜睡等异常表现,应及时联系医护人员调整治疗方案。
3、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可减轻气道炎症,吸入硫酸特布他林溶液能缓解支气管痉挛。雾化前30分钟避免进食,雾化时保持婴儿坐立位,每次吸入时间10-15分钟。雾化后需洗脸漱口,小婴儿可用棉签清洁口腔。家长需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心悸、震颤等不良反应,严重时应停止雾化并就医。
4、药物治疗
病毒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细菌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过敏因素引起的可口服氯雷他定糖浆,喘息严重时可用孟鲁司特钠颗粒。用药期间家长要记录体温变化和症状改善情况,避免自行调整剂量。若出现皮疹、腹泻等药物不良反应需立即停药并复诊。
5、静脉补液
对于拒食或脱水患儿需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输液速度控制在每小时3-5ml/kg。家长需观察尿量和皮肤弹性变化,记录每日出入量。同时维持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补充氯化钾注射液。静脉补液期间要定期检测血糖和电解质水平,防止发生水中毒或电解质紊乱。
婴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期间,家长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哺乳,人工喂养的可少量多次喂食。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D滴剂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接触烟雾、尘螨等刺激物。出院后要定期复查肺功能,按医嘱完成后续治疗,若出现复发迹象如咳嗽加重或再次发热,需及时返院诊治。平时可通过抚触和被动操帮助婴儿增强体质,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