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的红疹是怎么长的
梅毒红疹通常表现为二期梅毒的典型症状,呈现为铜红色或玫瑰色斑丘疹,多分布于躯干、四肢和掌跖部位,具有不痛不痒、对称分布的特点。
1、形态特征
梅毒红疹初期多为直径0.5-2厘米的圆形或椭圆形斑疹,表面光滑无鳞屑,按压可褪色。随着病情进展可能融合成片,形成环状或地图状皮损,部分患者会出现脓疱性梅毒疹。
2、分布规律
红疹好发于胸腹部、背部及四肢近端,掌跖部位出现铜红色脱屑性斑疹具有诊断意义。面部和头皮较少受累,黏膜部位可能出现灰白色扁平湿疣。
3、发展过程
红疹通常在感染后6-8周出现,持续2-6周可自行消退,但可能反复发作。未经治疗者可能进展为结节性梅毒疹或树胶样肿,皮肤损害会逐渐加深破坏真皮层。
4、伴随症状
约半数患者伴有全身淋巴结肿大,以腹股沟淋巴结最为明显。可能出现低热、头痛、骨关节痛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梅毒性脱发或甲沟炎。
5、鉴别要点
需与玫瑰糠疹、银屑病、药疹等皮肤病鉴别。梅毒疹的特殊性在于无自觉症状、血清学检测阳性、暗视野显微镜下可找到螺旋体。
发现疑似梅毒红疹应立即就医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确诊,避免与他人发生密切接触。规范使用苄星青霉素治疗期间应禁止性生活,定期复查血清滴度直至转阴,日常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