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骤停的原因是什么
心脏病骤停可能由遗传因素、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心脏病骤停通常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呼吸停止、脉搏消失等症状,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就医。
1、遗传因素
部分心脏病骤停与遗传性心脏病有关,如长QT综合征、肥厚型心肌病等。这类疾病可能通过基因突变影响心脏电活动或心肌结构,导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家族中常有猝死病史,建议有家族史者进行基因筛查和定期心脏评估。
2、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脏病骤停的常见原因,冠状动脉突然阻塞会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可能诱发室颤。这类患者常有胸痛、气促等前驱症状,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治疗需及时开通血管,必要时植入心脏除颤器。
3、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或心肌炎可能引起心脏泵功能衰竭,心肌电活动不稳定易导致室速或室颤。患者可能出现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扩大。需规范使用抗心衰药物,严重者需心脏移植。
4、心律失常
原发性电疾病如Brugada综合征、室性心动过速等可直接引发心脏骤停。这类患者心电图常有特征性改变,可能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治疗包括导管消融、抗心律失常药物或植入式除颤器。
5、电解质紊乱
严重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会干扰心肌细胞膜电位,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常见于利尿剂滥用、肾功能不全或内分泌疾病患者。需紧急纠正电解质失衡,静脉补钾或降钾治疗需在心电监护下进行。
预防心脏病骤停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并保持规律运动。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冠心病患者应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突发胸痛、心悸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心肺复苏培训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日常饮食注意低盐低脂,适量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