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检查怎么做
关节镜检查属于微创手术,主要通过关节镜器械经皮肤小切口进入关节腔进行诊断或治疗。具体操作流程包括术前准备、麻醉消毒、建立通道、镜下探查、处理病变及缝合包扎等步骤。
关节镜检查前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排除手术禁忌。患者通常采用仰卧位或侧卧位,根据检查部位选择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术区消毒铺巾后,在关节周围做0.5厘米左右的小切口,插入灌注管注入生理盐水扩张关节腔。随后置入关节镜光源系统,通过摄像头将关节内部结构投射到显示屏上。医生可观察滑膜、软骨、韧带等组织的病变情况,必要时使用刨削器清理增生滑膜,或用射频刀修复损伤组织。若发现游离体或撕裂的半月板,可通过辅助切口插入器械进行取出或缝合。术后排出灌注液,缝合切口并加压包扎,多数患者当天即可离院。
关节镜术后需保持伤口干燥2-3天,避免剧烈运动1-2周,遵医嘱进行关节功能锻炼。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组织修复,如鸡蛋、鱼肉、西蓝花等。恢复期间出现关节红肿热痛或渗液需及时复诊,定期复查评估康复情况。日常注意关节保暖,控制体重减轻负荷,长期重复关节活动者应佩戴护具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