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上长了个肉疙瘩怎么办
牙龈上长肉疙瘩可能与牙龈增生、根尖周脓肿、牙龈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口腔清洁、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口腔清洁
每日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含氟牙膏清洁口腔,饭后用生理盐水或医用漱口水含漱,减少食物残渣刺激。避免用牙签等尖锐物戳刺肉疙瘩,防止继发感染。若肉疙瘩伴随牙龈出血,可选用抗敏感牙膏辅助缓解。
2、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根尖周脓肿需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控制炎症。牙龈增生可局部涂抹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或醋酸地塞米松口腔贴片减轻肿胀。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镇痛。
3、手术切除
体积较大或反复发作的牙龈瘤需通过牙龈成形术切除病变组织,术后配合激光治疗降低复发概率。根尖囊肿导致的肉疙瘩可能需行根管治疗或囊肿刮治术,彻底清除病灶。
4、病因排查
长期佩戴不良修复体可能持续摩擦牙龈导致增生,需调整假牙边缘形态。妊娠期激素变化引发的妊娠性龈瘤分娩后多自行消退,但需排除其他病理性因素。血液疾病或药物性牙龈增生需针对性治疗原发病。
5、日常护理
戒烟限酒减少口腔黏膜刺激,增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摄入促进组织修复。避免进食过硬、过烫食物,使用冲牙器辅助清理牙间隙。每半年进行一次牙周检查,早期发现异常增生。
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口腔免疫力,出现肉疙瘩增大、溃烂或伴随颌面部肿胀时应立即就诊。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高血压患者避免使用硝苯地平等可能引起牙龈增生的药物。儿童乳牙期肉疙瘩可能为萌出性血肿,需由儿童牙科医生评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