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过慢的原因是什么
心跳过慢可能由窦房结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肌炎、药物副作用、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正常成人静息心率为60-100次/分钟,低于60次/分钟称为心动过缓。
1、窦房结功能异常
窦房结是心脏天然起搏点,若出现退行性病变或纤维化会导致冲动发放减少。患者可能伴随头晕、乏力,严重时可出现晕厥。需通过动态心电图确诊,必要时安装心脏起搏器。
2、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不足会降低心肌细胞代谢活性,导致心率下降。典型表现还包括怕冷、体重增加、皮肤干燥。需检测甲状腺功能,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替代治疗。
3、心肌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心肌炎症时,可能损伤心脏传导系统。常见于感冒后出现心悸、胸闷,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阻滞。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使用辅酶Q10胶囊营养心肌。
4、药物副作用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地高辛片等药物过量会抑制心脏自律性。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心率,出现明显心动过缓时应及时调整剂量。
5、电解质紊乱
严重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均可影响心肌电活动。血钾低于3.5mmol/L时可能出现窦性心动过缓,需静脉补充氯化钾注射液纠正。
日常应注意监测静息心率,避免突然体位改变诱发晕厥。保持规律作息,限制浓茶咖啡摄入。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避免剧烈活动。若出现持续心率低于50次/分钟伴黑朦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严重病变。冬季注意保暖,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