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脚趾一穿鞋就疼是怎么回事
小脚趾一穿鞋就疼可能与鞋子不合脚、拇外翻、甲沟炎、鸡眼或跖疣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压痛、皮肤增厚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针对性处理。
1、鞋子不合脚
长期穿着过窄、过硬的鞋子会挤压小脚趾,导致局部摩擦和压力性疼痛。建议选择鞋头宽松、材质柔软的鞋子,避免尖头鞋或高跟鞋。日常可温水泡脚缓解不适,必要时使用硅胶分趾垫减少摩擦。
2、拇外翻
拇趾向外偏斜可能连带小脚趾受压变形,引发疼痛。通常与遗传、穿鞋不当有关,伴随前足变宽、胼胝形成。轻度可通过矫形器、足弓垫改善,重度需行截骨矫形术。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缓解炎症。
3、甲沟炎
小脚趾甲边缘红肿化脓多因嵌甲或修剪不当导致感染。急性期需拔甲引流并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慢性反复发作者可能需甲床部分切除术。保持足部干燥,避免自行撕扯趾甲。
4、鸡眼
长期摩擦形成的角质栓会压迫神经末梢,行走时疼痛明显。可外用含水杨酸的鸡眼贴软化角质,严重者由医生用手术刀削除。日常减少局部摩擦,穿厚袜缓冲压力。
5、跖疣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足底皮肤会导致疣体向内生长,受压时产生针刺样痛。可冷冻治疗或外用鬼臼毒素酊,顽固性疣体需激光清除。避免赤足行走,防止病毒扩散。
日常应注意选择透气性好、鞋头留有1厘米空隙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穿同一双鞋。每天用温水泡脚后涂抹保湿霜,定期修剪趾甲但不要过短。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化脓、发热等症状,须及时至足踝外科或皮肤科就诊,必要时拍摄X线片排除骨折或骨赘形成。糖尿病患者出现足部问题更需尽早干预,以防感染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