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心肌缺血的中药
改善心肌缺血的中药主要有丹参、川芎、三七、黄芪、红花等,需在医生辨证指导下使用。
1、丹参
丹参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功效,其有效成分丹参酮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适用于气滞血瘀型心肌缺血,常表现为心前区刺痛、舌质紫暗。临床常用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等剂型,使用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
2、川芎
川芎能行气活血、祛风止痛,所含川芎嗪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冠脉血流量。多用于寒凝血瘀引起的心绞痛,伴随胸闷、畏寒症状。常见制剂有川芎嗪注射液、川芎茶调散,孕妇及出血倾向者禁用。
3、三七
三七可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三七总皂苷能改善心肌微循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适合气虚血瘀型患者,常见心悸气短、乏力自汗。代表药物包括血塞通片、三七通舒胶囊,服用时需避免与抗凝药同用。
4、黄芪
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主治心气不足型心肌缺血,症状多见活动后心慌、脉弱。常用制剂为黄芪注射液、生脉饮,阴虚火旺者慎用。
5、红花
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羟基红花黄色素能清除氧自由基,保护心肌细胞。适用于瘀热互结型胸痹,可见舌红有瘀斑、心烦口渴。临床多用红花注射液、丹红注射液,月经量多者不宜使用。
使用中药改善心肌缺血时,应配合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限制动物内脏及肥肉摄入;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散步,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指标;若出现持续性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中药需根据证型变化调整用药,避免自行长期服用同种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