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是病毒感染吗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导致。
幼儿急疹的病原体是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属于DNA病毒。病毒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潜伏期通常为5-15天。感染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人体内,当免疫力下降时可能再次激活。典型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3-5天,热退后出现玫瑰红色斑丘疹,皮疹多从躯干开始蔓延至颈部和四肢。多数患儿精神状态良好,可能伴有轻微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该病具有自限性,预后良好,极少出现并发症。
极少数情况下,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可能出现脑炎、肝炎等严重并发症。早产儿、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感染后症状可能较重。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还与热性惊厥有一定关联。免疫功能正常的患儿通常不需要抗病毒治疗,但对免疫缺陷患儿可能需要使用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
幼儿急疹患儿应注意多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发热期间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避免使用酒精擦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给予米汤、稀粥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皮疹无须特殊处理,避免搔抓。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进食情况及有无惊厥等异常表现。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频繁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病愈后应注意增强体质,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