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室是什么意思
憩室是指消化道或其他空腔器官壁向外膨出形成的囊袋状结构,可能发生在食管、胃、小肠、结肠等部位,多数为后天形成。
1、形成原因
憩室的形成与局部组织薄弱、腔内压力增高有关。长期便秘、肥胖、年龄增长等因素可能导致肠壁肌肉层退化,在排便时肠黏膜从薄弱处向外突出。部分先天性憩室与胚胎发育异常相关,如美克尔憩室>。
2、常见类型
结肠憩室最常见,好发于乙状结肠,多与低纤维饮食相关。食管憩室分为Zenker憩室、膈上憩室等类型,与吞咽协调障碍有关。胃憩室较少见,多数位于贲门附近。
3、临床表现
单纯憩室通常无症状,偶有腹胀不适。当发生憩室炎时会出现腹痛、发热、排便改变。食管憩室可能引起吞咽困难、反流。严重者可并发穿孔、出血或肠梗阻。
4、诊断方法
胃肠钡剂造影能清晰显示憩室形态,结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黏膜状况。CT检查有助于判断并发症,如憩室周围脓肿。内镜检查可同时进行活检排除肿瘤。
5、治疗原则
无症状憩室无须治疗,高纤维饮食可预防进展。急性憩室炎需禁食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反复发作或穿孔需手术切除,如腹腔镜憩室切除术。
保持规律排便习惯,每日摄入30克以上膳食纤维,适量饮水避免便秘,控制体重减少腹压,出现持续腹痛或便血时及时就医检查,5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肠镜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