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外突怎么矫正
牙齿外突可通过佩戴矫治器、正颌手术等方式矫正,具体方法需根据外突程度及病因选择。牙齿外突可能与遗传、不良口腔习惯、颌骨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
1、佩戴矫治器
适用于轻中度牙齿外突,通过持续外力调整牙齿位置。固定矫治器如金属托槽、陶瓷托槽可精准控制牙齿移动,隐形矫治器通过透明牙套逐步施力,美观性更佳。需定期复诊调整力度,矫正周期通常为1-3年。矫正期间需加强口腔清洁,避免硬质食物。
2、正颌手术
针对严重骨性外突,需联合正畸与外科手术。术前正畸排齐牙齿,术中截骨调整颌骨位置,术后继续正畸精细调整。手术可改善面部轮廓,但存在出血、感染等风险,恢复期需流质饮食。需由口腔颌面外科医生评估手术指征。
3、功能矫治器
适用于青少年颌骨发育异常导致的外突,如下颌后缩。通过改变口周肌力平衡引导颌骨生长,最佳干预年龄为8-14岁。需每日佩戴12小时以上,配合唇肌训练。错过生长高峰期后效果有限。
4、拔牙矫正
牙列拥挤伴外突时可能需要拔除前磨牙创造间隙。拔牙后利用间隙内收前牙,改善突度。常见于安氏II类错颌畸形,需严格评估牙弓长度差异。拔牙后可能出现暂时性黑三角,需邻面去釉或修复处理。
5、肌功能训练
针对口呼吸、吐舌等不良习惯导致的外突。通过唇挡、舌刺等装置配合口腔肌肉训练,建立正确吞咽模式。需长期坚持以防止复发,尤其适用于替牙期儿童。家长需监督训练并定期复查。
矫正期间应使用含氟牙膏及牙缝刷清洁矫治器周围,避免碳酸饮料腐蚀托槽。术后或佩戴隐形牙套时可选择软食如蒸蛋、燕麦粥,补充维生素C促进伤口愈合。矫正结束后需按医嘱佩戴保持器,前半年全天佩戴,后逐步改为夜间佩戴,防止牙齿回弹。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复发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