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引起的皮肤病症状是什么
玻璃纤维引起的皮肤病症状主要有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灼热感和接触性皮炎。玻璃纤维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材料,其细小纤维容易刺入皮肤或附着在皮肤表面,导致机械性刺激或过敏反应。
1、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是玻璃纤维刺激最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或广泛性的刺痒感。瘙痒通常发生在接触玻璃纤维后的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可能伴随轻微刺痛。瘙痒程度与接触时间和纤维数量有关,反复搔抓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建议用流动清水冲洗患处,避免用力摩擦。
2、红斑
红斑表现为接触部位出现边界清晰的红色斑块,多呈片状分布。红斑的形成与玻璃纤维对皮肤毛细血管的物理刺激有关,严重时可能伴随局部肿胀。红斑通常在接触后2-6小时出现,持续1-3天可自行消退。冷敷有助于缓解症状,但需防止冻伤。
3、丘疹
丘疹是皮肤表面突起的红色小疙瘩,直径多在1-3毫米,常密集分布在接触部位。丘疹的产生与玻璃纤维引发的迟发型过敏反应相关,可能伴随渗出液。症状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或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外用糖皮质激素。
4、灼热感
灼热感表现为皮肤局部发热、烧灼样疼痛,常见于玻璃纤维扎入较深或接触面积较大的情况。灼热感可能持续数小时,严重时影响睡眠和日常活动。建议立即用胶带反复粘贴患处以粘除残留纤维,必要时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湿敷中和碱性刺激。
5、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玻璃纤维引发的典型病理改变,表现为皮肤水肿、脱屑甚至水疱形成。长期反复接触可能导致慢性皮炎,皮肤增厚、色素沉着。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卤米松乳膏配合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皮炎需使用尿素软膏改善角质代谢。
接触玻璃纤维后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皮肤,避免揉搓眼睛。工作时需穿戴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衣物单独清洗防止纤维残留。若出现持续瘙痒、皮肤溃烂或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工作环境通风,定期清洁可能残留玻璃纤维的物体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