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低血压怎么办
妊娠期低血压可通过调整体位、补充水分、增加钠盐摄入、穿戴弹力袜、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妊娠期低血压通常由血容量不足、血管扩张、贫血、内分泌变化、药物作用等因素引起。
1、调整体位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突然改变体位,起床时应缓慢坐起再站立。建议采取左侧卧位休息,有助于改善子宫血流和静脉回流。日常可抬高下肢15-20度促进血液回流。
2、补充水分
每日饮水2000-25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血液稀释。脱水会加重低血压症状。
3、增加钠盐摄入
每日食盐摄入可增至6-8克,但需监测血压和水肿情况。可选择含钠量较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合并妊娠高血压者禁用此方法。
4、穿戴弹力袜
医用二级压力弹力袜能有效改善下肢静脉回流,建议晨起前穿戴,夜间脱下。选择大腿长款效果更佳,需注意松紧度适宜避免影响血液循环。
5、药物治疗
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米多君片、生脉饮口服液、黄芪注射液等药物。药物治疗需严格监测胎儿情况,仅用于症状严重影响生活的孕妇。
妊娠期低血压孕妇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高温环境,每日监测血压变化。饮食可增加优质蛋白和铁质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等,预防贫血加重低血压。适当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出现头晕目眩、视物模糊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