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全性骨折是什么
不全性骨折是指骨骼出现裂纹但未完全断裂的损伤类型,属于稳定性骨折的一种,常见于儿童、骨质疏松患者或低能量创伤情况。
1、发生机制
不全性骨折多因骨骼承受纵向压力或轻微扭转力导致,儿童骨骼韧性较高,外力作用下易出现骨皮质弯曲或部分断裂。骨质疏松患者因骨密度降低,轻微跌倒即可引发骨小梁连续性中断,形成裂纹样损伤。此类骨折常见于桡骨远端、胫骨等部位。
2、临床表现
患者通常表现为局部压痛、轻度肿胀和功能障碍,但无典型骨折的异常活动或骨擦感。儿童可能仅出现不愿负重或活动受限,疼痛程度较完全骨折轻。部分患者X线早期仅显示骨皮质褶皱或微小透亮线,需结合CT或MRI确诊。
3、诊断标准
影像学检查可见骨皮质连续性部分中断,但骨折线未贯穿整个骨横径。儿童常见的青枝骨折表现为一侧骨皮质断裂伴对侧弯曲,骨质疏松患者的不全性骨折多呈线性透亮影。需与应力性骨折、骨挫伤等鉴别,必要时进行骨密度检测评估基础骨量。
4、治疗原则
多数采用保守治疗,通过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保护患肢。儿童青枝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矫正成角畸形,骨质疏松患者需同步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但须避免非甾体抗炎药影响骨折愈合。
5、康复管理
固定期间建议进行未受累关节的主动活动,拆除外固定后逐步开展肌力训练。骨质疏松患者应补充钙剂如碳酸钙D3片、维生素D滴剂,配合负重运动促进骨重建。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儿童需监测骨骨骺发育,避免过早负重导致畸形愈合。
预防不全性骨折需加强日常防护,儿童运动时佩戴护具,老年人注意防跌倒措施。建议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足量乳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钙食物,适度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骨质疏松患者应定期检测骨密度,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吸收药物。康复期避免剧烈运动,逐步恢复活动量,若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障碍需及时复诊。